-
1 # 東坡先生後生
-
2 # 今古言堂
提到織田信長,很多日本人脫口就會說出“第六天魔王”的稱呼(雖然這個稱號是織田信長自封的)。
但從日本人對這一稱呼的認可,我們不難看出,以日本人敬服強者的心理,他們對織田信長是懷著敬畏的態度對待的。既然能稱他為王,也證明日本人是認可織田信長在日本的王者地位。畢竟他開啟了日本百年戰國時代終結的序幕。如果沒有他的強力介入,引進西方先進裝備技術及戰術知識,日本的戰國還將繼續混戰下去,是他率先大量使用火槍的戰術,實行兵農分離,鼓勵自由貿易,整頓交通路線等等革新政策,開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併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
並且織田信長於永祿十一年(1568年)至天正十年(1582年)間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戰國亂世步向終結。但在即將一統全日本前夕,於京都本能寺之變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自殺。但人們始終無法找到他的屍體,這使其更加富有傳奇色彩。這使得織田信長被日本民眾評選為“2014年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第一名”。
他走出了一條以前從未有人走過的統一布武路線,為接下來的羽柴秀吉和德川家康指明瞭如何統一日本的方向。
-
3 # 歷史甲天下
織田信長和中國任何一位故人都不一樣。在日本人的心目當中,他是一代令主,既可禮賢下士(豐臣秀吉),又善聽意見(日本三名戰),更重要的是為日後豐臣秀吉一統天下,德川家康盛世開啟奠定了基礎。如今,他和上杉謙信、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一樣,都成為了日本人心中的神。
-
4 # 指尖看日本
日本人心目中的織田信長其實和歷史上的織田信長差距非常大的。
就好像對於華人來說,認知裡三國時代的英雄、奸雄、惡人形象都與歷史上相差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老百姓需要有這麼一種神化的人存在。
在戰前,因為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織田信長就被神化成了一個戰國時代的與整個社會都格格不入的人。這裡面都反映了當時的日本需要向百姓們傳達的內容,例如:
桶狹間奇襲→以小博大(日清戰爭、日俄戰爭)
喜好西洋文化→日本西化(脫亞入歐)
廢除關所、樂市樂座→利益至上
當然,還有最後一個 不尊重天皇就是死→本能寺之變。。。
當時處於一個巨大變革時期的日本需要這麼一個人作為日本人的榜樣存在,讓所有國民有一個學習的目標,有一個前進的動力。
當然,戰後日本人開始反思,剝開神化外衣後,發現織田信長其實也是個普通人,桶狹間奇襲並不存在,與天皇的關係非常好,甚至樂市樂座也不是織田信長髮明的。
回覆列表
在日本,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幾乎齊名,都是戰國時代的梟雄,織田信長算是個奇才,有“第六魔王”之稱:
第一:他非常懂得利用先進的戰略及軍備,幾乎在當時橫掃日本,是當時日本不可多得的軍事戰略家,他門下的那些家臣也非常出眾。
第二:織田信長在當時創新了很多的管理模式,比如樂市樂座,大大改善了領地內的經濟狀況,得到了百姓們的好評。
第三:第六魔王是他在比叡山的大屠殺所獲得的,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屠殺行為,導致了他經常作為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