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問上醫
    尿毒症的治療

    對症治療,如利尿、降壓、糾正酸中毒、限制水鈉攝入。

    透析,如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腎移植,只要全身狀況允許,確診尿毒症後越早接受腎移植對患者越好。

    治療併發症,糾正高鉀血癥,調節鈣磷平衡,防治腎性骨病,控制血壓,糾正貧血等。

    尿毒症的自我護理

    避免過多接觸有損腎臟的化學物質,或長期處於含有有害物質的環境中。

    低蛋白飲食,以有效減少體內氮質代謝產物的生成和瀦留。

    臥床休息,出現煩躁不安、抽搐時防止舌咬傷,加用床擋。

    面板搔癢,可用熱水擦浴,切忌用手搔傷面板。

    洗澡時使用淋浴,並使用人工造瘻袋保護導管處面板,防止感染。

    注意觀察有無傷口滲漏,導管是否妥善固定。

    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尿毒症的預防措施

    充分休息,尿毒症病人應保證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營養,不要從事力所不及的活動。

    避免接觸有損腎臟的化學物質,如含有鎘、氯仿、乙烯乙二醇和四氯乙烯的殺蟲劑、汽車尾氣、塗料、建築物和家用清潔劑。

    戒菸限酒,菸酒對腎臟有害無益。

    低蛋白飲食,應儘量選用營養價值較高的雞蛋、牛奶等動物蛋白質食物,而少用豆製品等植物蛋白。

    嚴格限制攝入含鎘量高的食物,包括由動物肝和腎臟製成的食品、海產品如比目魚、蟹類,這些海產品因為受到海水中的鎘汙染,體內會大量蓄積鎘。在汙泥中長成的蔬菜瓜果也會在果實成熟時大量吸收土壤裡的鎘。

    杜絕導致慢性腎衰竭的原發病,如平日要預防感冒及各種感染,多參加體育運動,增強體質。

    注意個人衛生,多飲水,預防尿路感染。

    小貼士:尿毒症患者應結合自身情況和醫生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和護理方法。
  • 2 # 石頭醫生講腎

     尿毒症在腎病當中是最嚴重的一種疾病,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認識吧!想要避開尿毒症疾病的傷害,大家一定要做好尿毒症預防工作。那麼,如何有效預防尿毒症呢?下面石頭醫生來告訴大家一些尿毒症預防方法。

      保持充分的休息。尿毒症患者的休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營養,不要從事力所不及的活動。

      要避免一些有損腎臟的化學物質,比如乙烯乙二醇、四氯乙烯、鎘、氯仿等,在買日用品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買含這些化學物質高的用品。

      從事汙染行業、居住在汙染的環境中的人,要多加註意身邊的,許多有機溶劑和金屬,如:鉛、鉻、鎘,都可能引起慢性腎臟病變,要多學腎臟保健之道,注意保護腎臟。

      限制含鎬量高的食物。比如比目魚、蚌類、扇貝、牡蠔以及在汙泥中長成的蔬菜等。不要使用古董的烹呼叫具,因為,這些器具上塗有含鎘製成的色素。食物要豐富,注意營養的搭配。採用低蛋白飲食。

      勿抽菸,對於各種腎臟疾病要及時的治療,以免病情得不到控制,導致尿毒症的併發。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堅持服藥,控制血壓;腎臟炎患者要注意防止感冒,不要讓病情惡化,腎功能進一步變壞。

      透過上述石頭醫生的介紹,大家都知道該怎麼預防尿道症了吧!尿毒症並非是一種很容易治療的疾病,但想要徹底治療,還需配合生活中的一些護理措施。

  • 3 # 三甲醫院網

    慢性腎衰竭早中期也稱尿毒症前期,在此期的患者能夠得到適當的治療並配合良好的護腎方法,可以有效延緩腎功能損害的程序,並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穩定的腎功能,從而減慢進入尿毒症期透析的步伐。

    什麼是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是指各種慢性腎臟病進行性進展,引起腎單位和腎功能不可逆地喪失,導致以代謝產物和毒物滯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及內分泌失調為特徵的臨床綜合徵,常常進展為中末期腎衰竭。

    有些患者腎臟病的早期表現比較突出,但也有很多患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一旦身體有了明顯症狀後,治療起來往往很難,而且腎病發展速度,腎病發病察覺時多數已經發展到晚期腎功能衰竭,甚至於尿毒症。因為這一特點,慢性腎臟病(CKD)也被形容為容易讓人忽視的“沉默殺手”。

    慢性腎臟病發病率高、伴發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全社會對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低、防治率低、伴發心血管病的知曉率低。調查顯示,中國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大於10%,知曉率卻不足5%。

    目前中國約有1.2億慢性腎臟病患者,其中約有100-200萬人可能會需要透析或腎移植替代治療。

    如何發現慢性腎衰竭的“蛛絲馬跡”?

    早期腎病雖然沉默,但也並非無跡可尋。

    1、睏倦、乏力

    由於引起乏力的原因較多,因此該症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將之歸咎於工作、學業緊張或勞累等。

    2、浮腫

    健康人起床後也有可能出現輕度眼瞼浮腫,但不久就會慢慢消退。而腎臟出現病變的人眼瞼會始終浮腫,有的人甚至會表現為全身浮腫、體重突然增加,用手指按壓下肢會出現凹陷,且浮腫不易消退。

    3、尿量改變

    由於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部分患者隨著病程進展尿量逐漸減少,水腫加重。但是在某些情況下,腎功能受損常表現為多尿,尤其是夜尿次數增多更應引起警惕,這往往是慢性腎衰竭的訊號。

    4、尿液異常

    尿中泡沫增多,常常是有蛋白的現象,一般來講,尿泡沫越多,尿蛋白越多。小便顏色改變,尿液顏色突然變深、變紅都要引起警惕,尤其是呼吸道或腸道發生感染後如果小便顏色變紅,可能是腎病的表現。

    5、食慾減退

    與毒素瀦留、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有關,隨病情進展可逐漸出現腹部不適、噁心、嘔吐等症。

    6、貧血

    慢性腎衰竭時腎臟合成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同時又因食慾減退導致造血原料攝入不足從而加重貧血。

    7、骨骼/關節疼痛、抽筋、面板瘙癢

    這些是由尿毒症所致的鈣磷代謝紊亂、繼發性甲旁亢等因素引起。

    8、血壓升高

    高血壓和腎臟病是一對互為因果的元兇,兩者常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對於年輕患者尤其是兒童出現高血壓者更應排查是否合併慢性腎衰竭。

    9、腰痛

    腎區痠痛不適、隱隱作痛或持續性鈍痛。

    10、面色泛黃

    這是由於貧血所致,由於這種表現發生和發展十分緩慢,因而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會引起患者注意。

    其它還包括口腔異味、胸悶氣促、癲癇發作等。

    總之,瞭解、重視慢性腎衰竭早期的表現可有效防治尿毒症的發生、發展。如果你是一位慢性腎臟病患者,在出現上述症狀時一定要警惕,及時就醫檢查,別讓尿毒症悄悄侵襲。

    慢性腎臟病要如何治療?

    治療腎衰竭,要看病人的發病階段,若腎衰竭已達到很嚴重的階段的中晚期患者,只能依靠腎替代療法來治療,以延長患者的生命。腎替代療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

    1、血液透析

    簡稱血透,通俗的說法也稱之為人工腎、洗腎,是血液淨化技術的一種。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透過擴散、對人體內各種有害以及多餘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移出體外,達到淨化血液的目的。血液透析需要每週進行3次,每次4個小時。

    2、腹膜透析療

    利用腹膜作為半透膜,透過特殊的腹透管向腹腔注入腹膜透析液,血液中的毒素透過腹膜上豐富的毛細血管壁,彌散進入腹膜透析液得以清除,同時向腹膜透析液內加葡萄糖或其他成分以提高腹膜透析液的滲透壓,血液中過多的水分可滲透進入腹膜透析液中,達到超濾脫水的目的。一般每日更換3~4次腹膜透析液,晚上腹膜透析液可留腹過夜。

    是不是所有到了中末期腎病的患者都能夠做腎移植?

    9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做腎移植,反過來說,哪些情況不能做移植呢?

    1、存在活動性感染,比如活動性肝炎、肺結核。

    2、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3、癌症。癌症的患者以前的觀點是手術後5年以後可以做腎移植,現在的觀點是兩年以後如果沒有區域性復發就可以做腎移植。

    從得上腎炎到發展為尿毒症,這期間的時間平均是10年。有些患者發病快的幾個月就到了尿毒症階段,有些也可能20年、30年才到尿毒症階段。

    慢性腎衰竭可以活多久?

    腎衰竭一般是各種腎病發展的晚期階段,所以其治療有很大的難度,因此,生活中很多患者都會諮詢“慢性腎衰竭能活多久”這個問題,其實腎衰竭的存活期完全取決於每個人的自身體質、病史以及治療的效果。

    另外,腎衰竭的各個階段病患情況也不完全一樣,所以說腎衰竭晚期能活多久,最主的還是取決於病情的程度。

    慢性腎衰竭活多久,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界限,但從現代腎病病理學研究上看,只要還沒有到尿毒症期,腎小球濾過率還不低於20%,一般就還有機會。如還處在腎功能衰竭早期,肌酐升高不是很高,就完全有可能長期存活。

    治療可能跟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關,但關鍵還要看你進行什麼樣的治療,治療是否得當,治療是否及時。慢性腎衰竭往往是急性腎衰竭轉化而來,而這種轉化又是長期的過程,這就給慢性腎衰竭患者有了緩衝的機會,如果在這個時期採取正常合適的治療,那麼腎衰竭是可以控制住,阻止其轉化到尿毒症。

    如何預防慢性腎衰竭?

    1、要對高危人群(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或代謝綜合徵,反覆應用各種藥物及有慢性腎臟病家族史的人群)進行有效篩查,防止慢性腎臟病發生(即一級預防)。

    2、已有早期腎病的患者要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重在延緩或逆轉慢性腎病的進展,最大可能保護受損腎臟(即二級預防)。

    (1)應積極控制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肥胖、高血脂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堅持藥物治療;

    (2)合理飲食,堅持相對應的低鹽、低糖、低嘌呤、低脂等飲食;

    (3)密切觀察自身的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標,嚴格控制在正常範圍以內;

    (4)至少每半年一次監測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及腎功能,以便發現早期腎損害。

    一些患者經治療後症狀緩解,自身感覺很好,誤認為病已“痊癒”,或擔心長期服藥有副作用,就自行停藥,忽視了維持期的治療隨訪的重要性,實際上此時病情仍在慢性遷延、緩慢進展。因此,每—位腎病患者不管病情如何,都應定期複查,長期隨訪、認真治療是保證慢性腎病治療效果的關鍵。

    慢性腎衰竭要如何護理?

    慢性腎衰病人除透析治療外,目前多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幾年來透過對慢性腎衰病人的護理和觀察,總結出下列主要經驗:

    1、飲食護理

    慢性腎衰的的病人應忌用豆製品,最好用麥澱粉和玉米澱粉做主食,菜譜以素為主。根據病人腎功能損害的程度來調節蛋白質的攝入量,一般每日的攝入量不超過50g。對有合併水腫的病人,應根據“鹹傷腎”、“淡滲溼”的原則,飲食宜淡不宜鹹。對合並感染的病人,應忌服辛辣魚蝦、老母雞等助熱發物。

    2、精神護理

    慢性腎衰的病人,病情重,病程長,致使病人常有悲觀失望情緒,這時應多接觸病人,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顧慮,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使臟腑氣血功能得以恢復。

    3、起居護理

    慢性腎衰的病人免疫力低,易受外邪侵襲,而使病情加重,故病房要通風,冷暖要適宜,要有充分Sunny,並做到每日消毒。

    4、面板護理

    慢性腎衰的病人面板瘙癢,病人往往因搔癢而抓破面板,故應注意面板護理,防止損傷感染。囑其常洗澡,或用溫水擦浴,水溫以40℃左右為宜,使其機體微微地出汗,對排出濁邪有一定的好處。

    5、口腔護理

    慢性腎衰的病人出現口有尿味和舌苔厚膩,影響食慾,穢濁之氣,抑制精神,故口腔護理極為重要,飯前飯後應漱口,睡前醒後應刷牙。

    6、服藥方法

    慢性腎衰病人常有嘔吐,可輕拍病人背部,吐後用溫開水漱口,保持清潔,及時更換汙染衣物及衣被。

    對有貧血,高血壓,心力衰蠍,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等表現的病人,做好用藥護理,遵醫囑使用利尿藥及血管擴張藥,嚴格控制人液量和鈉鹽。配合醫生做好透析和腎移植病人的術前術後護理。

  • 4 # 微生物健康說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慢性腎病的總髮病率是10.8%,也就是說,每10人中,就有一人患腎病。更為可怕的是,大多數人並不自知。為什麼你會得腎病。

    腎病是個“啞巴病”,通常情況下,腎臟剛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是沒有明顯症狀的。這讓很多人吃了虧,一檢查甚至已經發展到了尿毒症。

    很多人發現身體異常是透過尿液異常,進行尿檢等檢查發現腎病的存在。如果說提前關注身體異常,或者瞭解一些腎病,結果往往會差很多。

    腎臟不好的6大危險訊號

    1、水腫

    腎臟是人體代謝水的器官,腎不好,水就會蓄積。有的人早上起來發現眼皮浮腫,或者雙腳、雙腿浮腫,都要考慮腎臟的問題。

    2、食慾喪失、噁心、嘔吐

    食慾喪失、口腔尿素味和食量小都是腎功能衰竭患者面臨的常見問題。隨著腎功能衰竭的惡化及有毒物質的積累,患者會有噁心、嘔吐和連續打嗝。

    3、渾身乏力

    腎臟最基本的成功就是生成尿液,將體內代謝的某些廢物、毒物排出體風。如果出現問題,那麼廢物就很難從尿液中排出體外,因此,便會產生精神不振、疲勞、乏力等沒勁兒的感覺。生活中許多人認為這是疲勞或其它因素所導致的,往往忽視腎臟問題。

    4、腰痛

    常說腎臟沒有神經組織,腎病了不會疼痛。這是因為早期腎臟代償性強,如果腎臟真的出現了強烈的疼痛感,說明情況已經很嚴重了。當存在腎盂腎炎時,常伴腰痛發燒,腎區有叩擊痛,尿檢可發現白細胞增多,尿培養有細菌生長。腎小球疾病時多數只有腰部不適、隱痛、或僅感腰痠。

    5、尿量變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無論是尿量變多還是變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的表現。特別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發現夜裡要起來好幾回,而睡前喝的水並不多,更要警惕腎臟病變。

    6、血尿

    是血液經損傷的腎小球、腎小管或路混入尿液造成。如出血量多,肉眼便可察覺者稱肉眼血尿;出血量少,肉眼看不見,需離心沉澱之後取沉渣塗片,經用顯微鏡觀察才能發現的稱鏡下血尿。一般認為肉眼血尿多見於結石、腫瘤等泌尿外科疾病,而鏡下血尿多數為腎小球疾病引起。

    尿中泡沫增多

    是尿中出現大量蛋白的表現,此時應做尿常規及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如果尿蛋白出現加號則為陽性,說明腎臟可能受損。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可判斷尿蛋白情況。

    如果一個人出現上述症狀和跡象,不代表一定有腎病。但如果有這些症狀的存在,那麼需要去看醫生,透過化驗檢查排除任何腎病的可能性。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腎病呢?

    1、食療補腎養腎

    生活中補腎的方法有很多,中醫推薦最簡單有效的就是食療補腎。平時有很多可以補腎的食物,如芝麻、帢馬谷、鱸魚等,尤其是帢馬谷這種藥食同源的食物,具有很好的補腎強精固體功效。

    《大醫典》中這樣記載帢馬谷:“生髮烏髮,潤喉順氣,填精壯腎、軟腸通便、通利關節;治斑禿,喉燥氣短,腎臟瘦虛,骨節不利等。”在新疆阿克蘇柯坪縣,古稀的老翁仍有生育能力,百歲老人生活能夠自理。這裡的長壽老人將帢馬谷譽為填精壯骨的長壽聖果。

    由於傳統的烹飪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就是食物中的藥用成分流失大,補腎見效慢。想要達到更快速直接的補腎效果,可以嘗試食用經過細胞破壁技術加工而成的帢馬穀粉,粉質細膩更易被人體吸收,而且還添加了其他補腎的藥食同源的食材,效果比單食新鮮的帢馬谷補腎效果更好。

    2、多喝水,不憋尿

    隨時記得補水,定時排尿,可以將身體毒素儘快排出,以防腎臟損傷。

    3、清淡飲食

    預防腎也要從飲食著手。飲食注意低脂、低鹽、清淡,過於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腎臟負擔。

    4、注意休息

    長期過度疲勞、精神緊張都會誘發腎病,因此魏教授建議高危人群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傷過女孩(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