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皇漢武

    明末其實在北韓有駐軍。

    天啟元年7月,練兵遊擊毛文龍率兵潛襲鎮江城,開闢了抗金第二戰場,此後後金大舉反攻,毛文龍退入北韓,並在此駐軍。天啟二年11月,毛文龍入據北韓所屬的皮島,設立東江鎮。

    為了解決吃飯問題,毛文龍在東江鎮諸島和北韓西北一帶屯田,逐步實現了自給自足。但是明軍在北韓的這支駐軍,處境特別尷尬,對於明廷而言,路途遙遠,只能透過海陸運輸,無法保證糧餉供給;對於北韓而言,為了不得罪後金,北韓採取了“一兵不發,且禁其市糴”的態度。直到北韓國王李倧繼位後,才允許毛文龍開市、煮鹽,以貿易來補充給養不足的問題。

    北韓的這支明朝駐軍對後金的牽制作用非常明顯,如天啟三年夏,努爾哈赤率兵西進,毛文龍趁機兵分四路,先後攻下金州收復旅順,繳獲後金軍火器“大小炮銃一千零十四位,硝磺連藥五百六十斤,大小鉛炮子七千三百零二個“。

    此後,後金每每對遼西用兵時,毛文龍都要趁機從背後發兵偷襲,牽制了後金大批兵力,努爾哈赤死前,毛文龍還曾派兵襲擊距瀋陽僅一百八九十里的鞍山驛,連天啟皇帝都稱讚毛文龍是“使奴狼顧而不敢西向,惟爾是賴!”

    但是,除了毛文龍之外,再無第二支北韓駐軍。

    既然毛文龍一鎮對後金(清朝)的牽制都這麼大,為什麼明朝不多派幾路駐軍,既可以牽制清軍,又能保住北韓,不至於倒向滿清呢?原因在於明朝末年的財政狀況,李自成攻打北京時,連京營這種天子腳下的軍隊都已拖欠軍餉數月,而明末的邊軍更是長期無法足兵足餉,沒有糧餉,自然無法派駐駐軍。

    即便是東江鎮這樣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其存在價值的軍鎮,明朝對於其也是無法供養的,如天啟七年,“奸麗勾奴猝犯,三月盡,邊糧米方至,而餓死戰死者枕藉道路矣”。所以,毛文龍不得不依靠一些非法手段來攫取供養,帶來的結果就是東江鎮駐軍越來越成為毛文龍的私人軍隊(誰給自己發糧餉,就聽誰的)。

    毛文龍死後,原東江鎮的將領多半都投降清軍,其直接原因就是糧餉沒有了。

    所以,對於缺糧缺餉的明朝來說,根本無力在北韓駐軍以牽制滿清,強行派軍,反而會適得其反,孔有德叛變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 2 # 歷史興趣愛好者

    明末先有毛文龍率兵援助北韓,官拜都司職位,駐軍遼東一帶。後來遼東失陷後,毛文龍率部駐守皮島,掌管5萬大明精銳部隊,同時在皮島設立軍鎮,就是東江鎮,以牽制後金,減輕了寧錦防線的壓力。有毛文龍在後金的後方不斷襲擾,後金不敢大舉南下,因為很容易面臨兩線作戰,而且容易被毛文龍抄了後路。袁崇煥當上薊遼督師後認為毛文龍雖然能牽制後金軍,但是耗費了太多錢糧,所以上書朝廷請求派人來管理毛文龍部隊的軍餉,毛文龍不喜歡文官牽制自己,於是上書爭辯。二人矛盾由此急劇升溫,1629年5月,袁崇煥率部下登上皮島,列數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拿出尚方寶劍,斬殺了毛文龍。毛文龍死後,皮島上因為有主帥,人心背離,最終叛變投降後金,後金從此沒有後顧之憂,然後先滅了北韓,再大舉南侵,最終入主中原,滅亡明朝。明末,內憂外患,連連戰爭,國庫已經被耗空,北韓自身實力弱小,軍隊更是不堪一擊,即使有明朝軍隊駐守皮島也只能勉強牽制後金軍隊,但最終仍改變不了明朝最終滅亡的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幼稚和童真的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