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螞蟻科學

    標籤效應包括,自我認同,強化,以及刻板印象。

    自我認同?

    自我認同,包括自我瞭解、自我實現兩部分。

    簡單來說,就是你對自己的認可。

    比如說,你的職位是一個老師。

    當你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你看到黑板,你看到講臺,你知道你要成為一名老師了;

    老師的任務是什麼呢?講授知識。這是教師這個職業的要求。

    你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你在講課的時候,在講授知識。這就是一個自我認同建立的過程。這個認同建立之後,你便會在上課的時候講課,在下課的時候給學生答疑......你在做一個教師該做的事——你在讓自己認可自己教師的身份。

    下課之後,當你看到包裡的學生的作業,你想到:“我是老師,我要改作業。”

    第二天上班之時,當同事看到你向你問好,“xx老師早啊!”

    你回答道:“xxx老師你好!”

    此時,在建立了“我是教師”這個認同之後,周圍的環境,包括自身,都會強化這個認同。當別人打招呼稱你為“xx老師”,當你走向學校,學生向你問好;當你再一次走向教師,開始講課......

    有時你還會想:“我作為一個老師,該怎麼做呢?”

    外部環境給你的暗示一次次的強化著“你是老師”這個觀念,你自身有時候的思考同樣也會強化這個概念(也可稱為自我暗示)。

    刻板印象

    物理中,運動的物體有抵抗運動狀態變化的固有屬性,又叫慣性。

    我們心理學上,也有心理“慣性”。

    當上述的強化次數越來越多,刻板印象逐漸形成。

    比如說,當了十多年老師之後,你可能言談舉止上都是個老師的風格了。

    你有可能變得強勢,多言。

    就算在家裡家常聊天,你也有可能用的是老師批評學生那樣批評的語氣......

    當然,這裡只是簡單地舉了一個當老師的例子。標籤的內容可遠遠不止職業。還可以是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標籤,比如,“小明脾氣很好”,“小李能力很強”......

    擁抱科學,終生受益

  • 2 # 青音約

    很多人都有給人貼標籤的習慣或者思維方式,在心理學上可以從這麼幾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的可能就是首因效應。我們在看人看事的時候,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在見到一個人7秒內,我們就有了對一個人的判斷。這個判斷其實是相對片面的,因為人或者事都是多方面的,當你僅從少量資訊推斷的時候,得出的判斷就是片面的,這個印象如果後續不進行改觀,那麼就是個標籤啦。標籤不就是是訂在事物上的,無論怎麼都不會改的麼?

    其次就是近因效應。原理和首因效應一樣,最近的感覺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舉個例子就是電影中反派可能做了很多壞事,但是最後結尾做了一件好事,大家就覺得他是個好人,這就是受了近因效應的影響,之後不加修正,就是貼標籤了。

    第三就是特殊事件。我們理解人和事,肯定是有些典型事件的,之後對一件事的判斷都是受這些典型事件的影響,即使後續的場景,人等等因素都變了,還是依照舊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上面說的都是思維方式的偏差,貼標籤還有生物學原因。就是貼標籤是最省力的思考方式,能幫我們節省認知資源,這是進化而來的生物本能。

    總而言之,人和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是固話的思維方式,不考慮情境等因素,就是不客觀的,就很可能會貼標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如果選擇“好女人”,女人如何選擇“真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