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默依舊

    回答這個問題前,請大家先腦補兩個畫面。一個是戰狼2裡面,吳京揮舞著鐵絲網,徒手接下火箭彈;另外一個是紅海行動裡面,張譯駕駛坦克與武裝人員激戰,互相擊中對方坦克,駕駛艙內的人員安然無恙。雖然影視劇為了渲染氛圍,有誇大的成分,但也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坦克作為陸戰之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其防護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坦克的正面和側面一般都會有一層反應裝甲,防止炮彈擊中坦克後直接穿透車身傷及駕駛人員。而吳京所揮舞的鐵絲網就是初代反應裝甲的原型,也稱格柵裝甲,通常情況下,坦克的頂部和後部區域,反應裝甲覆蓋不到,防護較弱。

    再來說說40火,這個我們在影視劇裡經常看到的裝備,其實已經逐步被淘汰,只有地方武裝力量因為各種原因還在使用。不過存在即合理,武器在不同的人手裡,發揮出來的殺傷力是不同的。一個優秀的射手,不會想著用40火去殺傷坦克,而是打坦克的履帶、動力裝置等,迫使坦克無法正常行進。

    最後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40火擊中坦克的側面,那麼不會將坦克摧毀,最多在打到履帶後,坦克無法行進;如果擊中後面,運氣好,破壞坦克的動力裝置的話,也是隻能迫使坦克無法行進,無法摧毀;如果從高處射擊坦克,擊中坦克上面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對坦克造成殺傷,因為坦克的上面防護能力較弱,有可能被40火擊穿,殺傷到駕駛艙的人員。

  • 2 # 冬雨AK

    現在我們講的40火,一般是指中國1970年,根據蘇聯RPG-7仿製生產的69式火箭筒,其發射的是85毫米空心裝藥破甲彈!此後三十年,陸陸續續研發出各種改型,其誕生之初,就是為了應對北方鋼鐵洪流的,因此,破甲威力一直是其重點指標!69式40毫米火箭筒的基本型,在65度射角的情況下,破甲威力為11mm,足以應對當時的T-62,1988年改進研發的69式-3型,破甲威力提升到180mm/65度,足以擊穿T-72基本型的前上裝甲(改進型加裝反應裝甲的就夠嗆了)

    現代主戰坦克的裝甲普遍採用複合裝甲,相比於普通的勻質鋼裝甲,其防護效能大大提升,現代主戰坦克的防穿深普遍在700mm以上!以著名的美製M1A2主戰坦克為例,其採用的貧軸多層複合裝甲,炮塔正面抗穿深達到700mm,即使是較薄弱的炮塔側面裝甲,估計也在400mm左右,而車體側面裝甲,加裝防彈裙板後,防住一枚40火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不管什麼部位被火箭筒擊中,雖然不可能會被擊毀,但也不好受,因此,現在很多主戰坦克在城市作戰中會在身上安裝上雜七雜八的柵欄 鐵絲網 水泥塊,或者乾脆研發安裝城市作戰套件,所以,靠使用40火這樣的反坦克武器打現代主戰坦克的側後裝甲這類反坦克手段,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打車頂另當別論),所以,還是去打打輕裝甲目標比較合適,比如悍馬!

  • 3 # 麥田軍事觀察

    如果像40火這樣的反坦克火箭彈的話,命中坦克的側面、後面或者頂部的話,確實有相當的機率擊穿坦克裝甲,造成損毀,但是注意只是一定機率並不能保證一擊即毀,這種武器不是非常的有效,命中之後的效果還是有一定的機率,所以能否擊穿以及發揮摧毀的效果還是有一定機率。

    不能達到人們預期那樣一擊即毀,但是在坦克設計上,側面、後面或者頂部確實裝甲不夠厚,尤其是項部是最為薄弱的,也確實是反坦克武器攻擊是最佳的命中點,但是坦克經過多年的發現展之後,也不是太容易摧毀的,擊穿之後,坦克也不一定被摧毀,抗損性正在增強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空間和藝術在園林裡得到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