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抱朴守拙233
-
2 # 心嫻
空間和藝術的統一,可以說是園林藝術裡追求的一個重要原則。要做到空間和藝術的統一與和諧有以下3點需要去考慮:1.空間往往是固定的,或者只允許稍加變動,那麼首先要以空間做為切入點,先考慮空間因素,再為這個空間做定製試藝術設計;2.空間是具象的,而藝術卻是抽象的,抽象與具象的結合、磨合、和諧是需要不斷的進行現實與 內心世界的打磨的,這便是一個難題,也是一件好作品的突破口;3.空間的固有存在,好似無法改變,但往往這是一個誤區,其實運用恰當的藝術手法是可以從視覺上去改變空間,讓空間更貼近你的藝術設計的。同時,藝術也是如此,好似藝術無所不能,但往往如果這樣想,就會讓空間和藝術呈現脫離狀態,所以要適當的收一下,讓藝術更接地氣一點,多考慮實用性,做到空間與藝術的平衡。
-
3 # 瀚墨尋夢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古典園林是遊客喜愛的遊覽景點,遊者常會有個疑問,看圖上景點範圍不太大,但進園後卻感覺景觀多變,幽靜深遠,似乎有不可窮盡的空間感,這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古典園林藝術,就是一門空間藝術,蘇州園林,對各造景因素,進行構景設計,採取各種手段,如對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夾景.借景等不同手法,將景物與遊人視線巧妙結合,如果對構景知識有所瞭解,遊覽時可能會有更美的享受和思考。
隨舉幾例:對景:如留園的明瑟樓與曲廊互為對景,在明瑟樓是觀賞曲廊絕佳地點,而在曲廊又是觀賞明瑟樓最佳角度。又如拙政園的宜兩亭作觀賞點,以傘狀向幾個方向延伸視線,可觀賞到鴛鴦館.倒影樓.荷風亭等六處風景點,從這六處各點又可對看宜兩亭,這也是對景,拙政園東部湖區,九處景觀圍成橢園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順序,每每相鄰兩景點都互為對景宜兩亭。
敞景,景物視線不受限制,視線開闊一覽無餘,給人以視線舒展.豁然開朗之感,如滄浪亭水景,滄浪亭水景。
框景,景物被嵌於框內或透過適當空漏處觀賞常會有更好的感覺。蘇州園林之框景。
漏景,蘇州園林在圍墻及廊側有造形各異的漏窗,遊走中透視園內景物,使景物時隱時現,如滄浪亭曲廊壁上有各式不同漏窗108種,滄浪亭漏窗。
借景,將空間之外景物納入觀賞視線中藉以擴充套件有很限地空間感,近借是借相鄰景物,使鄰間空間的景物透過視線聯係納於景觀構圖中,遠借是指將人視線引向遠處景物,將其組織在景觀構圖中。如拙政園外3裡處的報恩寺北寺塔,有1700年曆史,而有500年園齡的拙政園巧妙借得此景,巧補了私家園不能造塔但能看到塔,且使人西望更覺園景幽深。三里外的北寺塔成拙政院之景。
此外,還有分景.夾景等不一一詳述,總之,調動一切藝術手段,在有限空間裡,設計良好觀賞路線,採取各種處理方式,將景物與視線巧妙組合,處處有景,步移景異,百看不厭,園林小而不覺其小,如果我們觀賞時能對這些造園藝術有所瞭解,再對園林建造的歷史,建築上的牌匾,牆上的書法條石等能有些瞭解,那就是遊蘇州園林的更大收穫了。
回覆列表
建議你閱讀《蘇州園林》,其中有這樣幾句: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願遊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願望,遊覽者來到園裡,沒有一個不心裡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