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莊生荒谷

    李白是借俠客形象來抒發他自己的遠大抱負。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詩中字字寫俠客本色,其實字字表詩人抱負。李白傾慕俠客,卻又超越俠客。他希望有一個能提拔自己的主子,能識千里馬的伯樂。“閒過信陵飲”​,李白曾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又投靠過永王李麟,希望就此青雲直上。

    李太白豪氣干雲,懷才抱智,他是不想“空老林泉”​的。李白的個性素來張揚,他不像杜甫那樣謹慎,也不像陶淵明那樣恬淡。由其詩可見其人。不論是他所謳歌的大鵬,“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還是齊國隱士魯仲連,“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耀……”;還是東晉宰相謝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都是豪情萬丈的。

    李白最希望成為謝安那樣的偉人,不出則含蓄有智,一出則驚天動地。​

    ……

  • 2 # 藝術面對面

    此詩開頭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刻畫俠客的形象;第二個四句描寫俠客高超的武術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最後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後世,並不遜色於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詩抒發了作者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嚮往,形象地表現了作者的豪情壯志。也是李白最狂殺氣最重的一首詩。

  • 3 # 歷史領域創作觀察員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再回顧一下原詩文吧。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遊齊州時。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這是與全國經濟繁榮、城市商業興旺、西域交通發達的盛唐時代有關。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這首詩以引自侯嬴、朱亥為信陵君救趙,揮起了金椎,使趙都邯鄲 上下 為之震驚的豪舉。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與韓荊州書》)高冠佩雄劍,甚至,一生都不離劍,堪稱是“文武不殊途”

    文武不殊途,兼備於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時代曾“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他的理想就是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然後功成身退,其實就是自己的寫照和人生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琳如果不死,和珅的結局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