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城老水775
-
2 # 老木148736446
嚴格意義上講,體育總局不是投資者,錢都是國家的,國家才是國乒的真正出資者,也是各中、小學和體校乒乓球老師工資的支付者。
劉國樑作為乒協主席,其所掌握的資金就是為了中國乒乓球運動更好的發展,出現更多的好苗子,並透過科學和專業的管理,讓這些好苗子茁壯成長,結出豐碩的果實。國乒隊隊員是優秀成果的代表,他們代表國家取得的好成績肯定屬於全華人民。當然,隊員、教練、管理者、服務人員的努力,人民是記在心裡的,國家、社會也會給予的。
-
3 # 扣籃看臺
劉國樑絕對不是摘桃子的人。
所謂的“摘桃子”是指想坐享其成,既不想出力,就想收穫成功果實的存在。作為中古乒乓球隊的總教練,劉國樑在訓練場上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實現奧運會和世錦賽的全滿貫,劉國樑不說居功至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如果說,摘桃子,恰恰是劉國樑的桃子被人摘了。依靠創新,劉國樑依託《地表最強12人》的平臺,以及直通賽模式,讓乒乓球告別了純競技的“無聊”,開始向大眾喜愛的“網紅”突擊。張繼科等人也因此由知名運動員,變成了偶像明星,中國乒乓球的經濟效應,社會效應達到了一個頂峰。然而,在2017年6月國際乒聯中國公開賽期間,中國乒協突然宣佈劉國樑不再擔任主教練,升任乒協副主席,當時乒協已經有了17位副主席,這一“明升暗降”的政令立刻讓引起了國家隊球員的強烈反應。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集體發聲並宣佈退出國際乒聯中國公開賽,並稱:這一刻我們無心戀戰,只因想念劉國樑。
劉國樑離任後,中國乒乓球隊的成績不再是統治性的,2017年的男子世界盃,馬龍僅僅是第三,是男隊18年以來的最差戰績。
2018年,劉國樑再次回到了中國乒乓球權利的中心,出任中國乒協第9屆委員會換屆籌備組組長,並在隨後擔任了乒協主席。
這個問題還真得仔細琢磨琢磨。
把一個乒乓球運動員的成長比喻為桃子;把他(她)的主管教練比喻為種桃人和管桃人;把體總比喻為投資人;問劉國樑是否是摘桃子的人?
把一個頗為複雜的優秀乒乓球運動員的成長之路形象的簡化為桃子和種桃人投資人以及摘桃人的有趣比喻,的確可以更生動地瞭解其運作的利益關係。
沒錯,桃子就是一個成熟了的果子,誰都想吃,但看誰最終吃得到。看誰成為既得利益的獲勝者?看誰最後名利雙收!
這個喻意有兩重性。一是揭開了體育比賽培養機制的傷疤,二是提醒了對當前運動管理體制的再思考。當然這裡面的內情和潛規則,因本人不在體制內,因此沒有發言權。
僅就種桃管桃投資和摘桃的問題談一點個人淺見。
據說一個練乒乓球的小孩子,從啟蒙到市隊再到省隊最後進國家隊,其家長的投資起碼得200萬人民幣!不知是否屬實,但起碼不是一般的家庭承受的了的。
進了國家隊,當然得有個主管教練帶著才行。不象白俄羅斯的老薩,從來都是獨來獨往,沒什麼主管教練,自己管自己。
其實一個乒乓球運動員的成長,經歷了無數教練的培養,這些默默無聞的人何嘗不是種桃人?
要說體育總局是投資人,那是他的本職工作。至於怎樣市場運作,那是他的本事。
若問劉國樑是摘桃人嗎?
是,也不是。劉國樑曾擔任過國乒的總教練,也是種桃人。現在擔任乒協主席,那是最高層的樹桃人。
若說利益分成,那是每一個人都有份的。一榮俱榮,一毀俱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