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縱橫論
-
2 # 高工
谷歌移除“不作惡”文化的詞彙,從宏觀上來說,是順應時代的潮流,從谷歌自身來說,是公司發展的需要,利益是企業的最高追求。
“不做惡”(Don"t be evil)是的宣傳口號是從2000以後,成為谷歌的行為準則中一部分。
他作為谷歌員工的行為準則。“不做惡”更深層次的意思是,為使用者提供無偏見的資訊訪問,瞭解使用者,關注使用者,為使用者提供更有效的服務,有價值的服務。粘住使用者,與使用者成為互相幫助的好友,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谷歌中不會有競價排名和魏則西。
“不做惡”(Don"t be evil)也指,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員工要行為端正,在公司要相互尊重,誠實守信,不做違反道德底線的事情。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變化,人們的觀念在變化,企業文化必須變化,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公司發展戰略的變化而變化。
目前我們還沒有查到正式的官方資訊,說明為什麼要更改口號,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為了谷歌公司的利益,必須要做的,不得不做的。
靜等時間來解釋原因吧。
-
3 # 事了了
谷歌修改企業文化,其實是一個正常企業文化管理行為。企業文化本身就需要伴隨企業的發展不斷修訂。
華為的企業文化,BAT的企業文化都伴隨 企業的發展不斷完善,豐富,修訂。
一個偉大的企業都是因為有偉大的文化,而谷歌的偉大正是因為谷歌的文化。不作惡作為谷歌文化的一部分,讓谷歌在發展過程中少走了很多彎路,比如沒有因為利潤而做部人排名,雖然損失了很多利潤,也卻不會像百度今天一樣,沒有創新能力,還被使用者拋棄。
但不作惡只是一句很空泛的口號,在谷歌內部一定有具體的解釋,才能指導員工行為,而這種解釋,目前看已被上升到一種很高的道德高度,甚至被過渡解讀 。伴隨谷歌員工的全球化,很多國際矛盾很難用對錯來判斷,而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標準,這種情況下,谷歌如果與政府合作,一定會被部分人認定為作惡。這種情況下,如果谷歌不堅持,就被認為是違反企業文化,如果堅持,很多事情並不是簡單對與錯來判定,這種情況下,去掉這種空泛的話,進而有更具體的解釋,讓企業文化能更好起到引導行為的作用。
企業文化只有一個企業中大多數人認可,才有價值。當大部分不認可,這樣的企業文化也不會起到引導 員工行業的作用,從這個層面上講,如果谷歌的行為如果很多員工認為已經違反不作惡,去掉被留著更好。
我們為您提供專業的網際網路服務,幫助您利用網際網路高效獲得客戶。
自2000年以來,Google的行為守則的首要準則就是“不作惡”(Don’t be evil),而自2015年起,在母公司Alphabet之下的谷歌將行為守則首行變成了“做正確的事”,但依然保留“不作惡”作為其行為準則和價值觀的重要一部分。但據Gizmodo報道,近幾周谷歌更新的行為準則已經徹底移除了“不作惡”這一深植谷歌文化的詞彙。
回覆列表
谷歌這次移除不作惡的口號,不用再被道德綁架,是為了維護谷歌的利益。
此舉直接原因可能是谷歌為美國軍方提供技術支援,為此部分谷歌員工離職。
如果谷歌繼續向軍方提供人工智慧技術支援,便違背“不作惡”的企業準則。企業都是為國家利益服務,如果谷歌拒絕向軍方提供技術,政府便可能在監管上為難谷歌,兩害相權取其輕。
谷歌的確令人欽佩,20年來一直將“不作惡”作為首要準則,在谷歌上沒有競價排名,也查不到那種莆田系的黑心醫院。
水至清則無魚,不作惡這個口號覆蓋面太廣,谷歌難免因為某個事件飽受指責,甚至別人會藉此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抨擊。
去除這個口號,不代表谷歌就不是良心企業。
這種方式,能讓谷歌更圓滑地處理問題,也許還能為谷歌重新進入中國做鋪墊,是一種商業上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