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銀色的葉子
-
2 # 養心齋主1
我們當地有俗語:丈母見了女婿,就像落(lao)窩母雞。親的很。還有說:丈母見了女婿親,是nia女子連著心。不是女子連著心,認識你是老龜孫。嘿嘿!
-
3 # 林中漫步LI
丈母孃看女婿比看兒子順眼,那是兒子敢反抗,敢頂撞。女婿借個膽,怕也不敢吧?
丈母孃對兒子說,咱家太陽能熱水器壞了,不出水了,你爬上樓頂看看啥毛病。兒子有一百種拒絕的理由等著呢。丈母孃讓女婿去,女婿快如飛,生怕慢了。
講一個故事:早先家中衛生間都是蹲便。一次,丈母孃上廁所,不小心金手鐲掉到了便池下水管道里。而下水管道的口徑也就比胳膊粗一點點。女婿得知後,二話不說,擼起袖子,身子幾乎貼在了便池上,將手伸進下水道里,異味難聞,直到把金手鐲摸出來,才算爬起來。精神之可佳,丈母孃能不喜歡女婿嗎?無獨有偶,例子還有,一位粗心的老丈人,上公廁汽車鑰匙掉進便池,女婿及時趕到,絲毫沒有怕髒的意思,在公廁幫老丈人撈鑰匙。充分體現了"一個女婿半個兒"的巨大作用。
所謂,丈母孃看女婿, 越看越有趣。其實,女兒的終身大事,多半是當媽媽的說了算,由媽媽最後拍板。而一個孝順的、聽話的、乖巧的、不惹媽媽生氣的女兒,都會順從,或者屈從於媽媽。即使日後生活過得不如意,有委屈,看在媽媽喜歡女婿的份上,也將就著過了。作為媽媽,明明看到自己當初喜歡的女婿"原形畢露"了,也不會承認自己選錯了人,也會百般辨護,哪怕尋找到女婿絲毫優點,也會放大百倍。
這麼一件事,一位媽媽去給女兒相物件。那時有街辦工廠,就是街道居委會辦的小廠。當時,媽媽要為女兒相的物件是街辦工廠的廠長,正在召開全廠職工大會。未來女婿在臺上滔滔不絕,囗若懸河地發表講話。媽媽一看,喜歡壞了,那口才相當不得了,回去便一口答應了。結果,兩個人的年齡相差十來歲,性格也不合,但為了媽媽,女兒和廠長丈夫風風雨雨,一過就是一輩子。
其實,丈母孃喜歡女婿 。在很大程度上是喜歡新女婿,時間一長,女婿在丈母孃眼裡也沒什麼新鮮味道了,也並非順眼了。甚至有的女婿還會遭到丈母孃家的煩。我見過女婿把老丈人氣得發瘋,氣得老丈人手裡拎著板磚,滿大街追著打女婿的事。
話說回來,順眼歸順眼。女婿畢竟是女婿,到底中間隔著一層,非血緣關係。兒子再不順眼,也是兒子。爹媽到兒子家就理直氣壯,就有歸屬感。女兒,女婿家再好,心裡多少覺得不硬氣。因為人的老思想,老腦筋,根深蒂固,一時半會,不是說斷就能斷的了的。
回覆列表
這肯定是假的了,我就是一個女婿,我深有體會。在農村,女婿是外人。地位還不如丈母孃的外甥媳婦,這是真事。我丈母孃死的時候我在家看門呢,因為女婿不能披麻戴孝,不能送喪,但是外甥媳婦必須披麻戴孝。最後該女婿出的錢一分少不了。
我記得我丈母孃住院費時候,我是又掏錢有伺候。專門請假去醫院伺候,呆了兩天三夜,端屎端尿,同病房的人都說好,丈母孃就是不說好反而囑咐我帶她女兒好點。等他兒子來的時候,她那叫高興。說你那麼忙就別來了,他兒子要把我出的住院費給我,我還沒說話呢,我丈母孃就說:別給他了,你正缺錢呢你留著吧。你趕緊回家忙吧,這有小皇(本人)伺候就可以了,全病房的人都笑了。
我跟媳婦每次回她娘倆都得我做飯,我丈母孃從來沒做過飯。我大舅哥回家了,我丈母孃那叫一個忙,又是收拾家裡又是做飯。
所以丈母孃不可能對女婿好,更不可能看著順眼。同樣的道理,女婿也不會把她當媽,不過比婆媳關係好處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