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雅語
-
2 # 劉祖清68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和決心》
諸葛亮的感情和決心,表現在《出師表》的言辭中和對國家大事的憂慮上。諸葛亮在《出師表》裡對後主說;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為三國,益州地區民力匱乏,多有弊端,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但宮廷裡負責侍從護衛的官員們,卻照常不懈怠,戰場上忠誠不二的將士們,仍然奮不顧身,原因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想要報答在陛下身上。所以陛下應該做個廣納諫言,兼聽則明的好君主,以光耀先帝大德,完成先帝遺願。大舉弘揚忠臣志士之氣,不要輕薄自己,不要說不該說的話,以失君臣之義,更不要輕易責罰敢於犯言直諫的忠臣,以堵塞言語。
諸葛亮向後主推薦了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說他們都是善良誠實的人,有志向和謀劃,忠誠無二,是先帝的重臣,可以輔佐陛下。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要與他們商量,這樣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就會少一些失誤,國家就會多一份安定。
又推薦將軍向寵,說他為人善良,品行公正,並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就稱讚說他有才幹,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做中都督。軍隊中的事情,都應跟他商討,使軍隊上下一心,國家的安全就有保障。
又以前車之鑑上言後主說;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嘆息而痛心遺憾。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中興就指日可待。
諸葛亮說;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我自接受遺命以來,早晚憂愁嘆息,只怕先帝託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盡我最大的努力,蕩平敵寇,恢復漢朝基業。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決心。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託付給我,如果沒有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以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如果沒有振興聖德的建議,就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自行謀劃,徵求、詢問治國的好方略,採納正確的意見,以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若能如此,我感激不盡。
漢丞相諸葛亮在這份上呈給後主的《出師表》裡,闡述了北伐的時機已經成熟,表達了匡扶漢室,在此一舉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情真意切,令人感動,表現出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片忠心。
-
3 # 記憶紅色經典
這是初中老師佈置的作業嗎?
簡單點說第一點表現孔明的功勞,要阿斗學他,也要學他父親;第二點勸阿斗要相信賢臣,遠離逆臣;第三點交代孔明他要亡了 心志沒有完成,表示遺憾,他也希望他能在活久一點,能夠完成北伐進取中原大業
回覆列表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臨行伐魏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後主劉嬋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它表達了諸葛亮對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一是感激先帝(即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二是對光復漢室和輔佐劉禪為國盡忠的決心。
出師表有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兩篇。在出師表中,表達了諸葛亮內心的期盼,對現實的認可,對未來的展望。正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先帝的遠大志向,和對後主劉禪的期望,都有著詳細的分析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