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並沒有選擇姜維做接班人,題主估計是《三國演義》看多了。

    諸葛亮的接班人是蔣琬和費禕。

    諸葛亮病重時,劉禪曾派人問諸葛亮,誰可接任?

    諸葛亮回答是蔣琬。

    又問蔣琬之後誰可接任?諸葛亮回答是費禕。

    再問費禕之後誰可接任?諸葛亮不再回答。

    當時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時,手下首席行政助手是楊儀,首席軍事助手是魏延。楊儀既聰明又能幹但為人狹隘,未能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而魏延剛愎自用,武力稍強文采皆無,更不可能是魏延。

    為何是蔣琬、費禕?

    蔣琬,荊州零陵郡人,今湖南湘鄉縣人,最初進入左將軍劉備的幕府,後隨劉備入川,平定益州後,任廣都縣(今成都雙流縣)縣長,諸葛亮開府後,任丞相府參軍,諸葛亮北伐都是蔣琬在背後默默支援,為諸葛亮一手提撥的荊州繫心腹,蔣琬為人豁達忠厚,忠心不二,諸葛亮主要培養蔣琬行政能力,而蔣琬不負眾望,得到包括劉禪在內的蜀漢臣民的支援。

    費禕,荊州江夏郡人,今河南羅山縣人。費禕與堂叔去益州求學,憑能力及好學與董允齊名,後做了太子劉禪的屬官。後出任丞相府中護軍,費禕這個人很會處關係,與蜀漢所有文臣武將關係都很好,包括楊儀和魏延水火不容的一對。諸葛亮重點培養費禕的外交才能,而費禕也不負所望出使東吳,與東吳交好。但費禕是靠檢舉楊儀上位的,由於檢舉有功出任尚書令。費禕的能力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被諸葛亮排在第二位的接班人。

    當劉禪三問諸葛亮,費禕之後誰能接班?

    諸葛亮沒有回答,他是不方便回答。

    第三順位接班人是姜維。但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前,姜維作為魏國降將,來蜀漢還不到六年,姜維的能力主要在軍事,諸葛亮也把姜維做為軍事上北伐的接班人,但姜維各方面資歷都不夠,來蜀漢還不到六年,而且是帶兵大將,萬一姜維反了呢?諸葛亮之所以沒有回答原因也在此。

  • 2 # 小李情感說

    葛公選拔人才和曹公選拔人才的標準不同。葛公選拔人才的標準“德才並重”,這也是諸葛亮施政用人的一個原則。

    他在《出師表》曾經總結兩漢興衰的歷史經驗教訓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因此,用人標準,是國家興亡攸關的大事。諸葛亮任用的大批文臣武將,都是品行純正的智慧之士。

    蔣琬“出類拔萃,處群僚之右”,“託志忠雅”;費禕“識悟過人”,“雅性謙素,家不積財”;陳震“忠純之性,老而益篤”,姜維“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楊洪“忠清款亮,憂公如家”;鄧芝“堅貞簡亮,臨官忘家”;董允“秉心公亮”,王平“忠勇而平整”,李恢“公亮志業”。

    為了廣攬人才,諸葛亮實行“取人不限其方”的策。蜀漢的官員不出自一方一派,而是來自各地和不同的割據集團。例如,有荊楚人士,如:蔣琬等人,有蜀地人士,如:杜微、楊洪、張嶷、楊戲等人,有劉璋舊部,如:李恢、董和等人,有外集團投奔來的將領如:姜維。

    對那些德才不能兼備的人,諸葛亮在使用時往往重德而輕才。如:廖立、李嚴二人,才高而德缺,諸葛亮廢黜不用。

  • 3 # 肆分之叄

    其實並沒有讓姜維獨挑大樑,在政治上留下了蔣琬費瑋兩人輔佐劉禪,在軍事上的話試問當時蜀漢的將領中還有不姜維更合適的嗎,其實諸葛亮深知姜維弱點,但在那個情況下姜維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馬帝國為什麼擋不住蠻族的進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