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由來

    明朝服飾中官宦等上層人士為表現身份和地位所使用的有橫脊的禮冠。明 沉榜 《宛署雜記·經費上》:“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

    在明朝,梁冠按照地位和身份的不同,冠上的梁可分為九種不同的樣式,因此梁冠在民間和朝廷也常常被稱為九梁冠。而且按照梁冠上不同的梁數可以區分明朝時期的王公大臣品級。

    如何從梁冠區分身份和等級

    當時被皇帝分封的藩王地位最高,梁冠上的梁可達九梁。

    而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籠巾貂蟬(貂原來掛貂尾,後以雉尾代替,蟬是金飾)。駙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玉帶玉佩具。黃、綠、赤、紫織成雲鳳四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玉綬環2。

    二品六梁,革帶,綬環犀,餘同一品。

    三品五梁,金帶,佩玉,黃、綠、赤、紫織成雲鶴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金綬環2。

    四品四梁,金帶,佩藥玉(即玻璃),餘同三品。

    五品三梁,銀帶鈒(音sà颯)花(即銀質飾有凸紋金花),佩藥玉,黃、綠、赤、紫織成盤雕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銀鍍金綬環2。

    六、七品二梁,銀帶,佩藥玉,黃、綠、赤織成練雀三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銀綬環2。御史服獬豸(神羊)。

    八、九品一梁,烏角(牛角)帶,佩藥玉,黃、綠織成鸂鶒二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銅綬環2。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努爾哈赤為什麼會殺掉自己的長子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