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怪蜀看史

    蜀漢後期,魏延因為謀反罪被夷三族,這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編造魏延好謀反的原因和依據。

    而一般歷史學家公認,魏延是被冤殺的。歷史事實基本是這樣,魏延與楊儀不和,諸葛亮對魏延的激進的軍事主張不採納。諸葛亮死後,安排退兵,而且諸葛亮認為我死了別人就不要北伐了(這點可以討論),將權位交給楊儀一些文人。魏延不服,一方面認為他有水平繼續北伐事業,另一方面對諸葛亮安排楊儀等人先回成都自己和姜維斷後不滿(顯得自己地位低些),所以就搶著回成都,還燒了橋啦啥的讓楊儀走得慢。最後鬧到魏延和楊儀兩人互告對方謀反,而楊儀是一個弱文人,誰也不信他謀反的,罪名就成魏延的了。

    概括一下,魏延是蜀國內訌的犧牲品,跟謀反靠不上邊,《三國志》裡已經有結論了,羅貫中是信口開河,在這個問題上無視歷史。但魏延確實在軍事上不服諸葛亮,沒遵守諸葛亮的遺名,也沒有和同僚搞好關係,獨斷獨行,終有此禍。

    《三國演義》只是小說,很膚淺,因為流傳很廣影響很大,使魏延揹負了不忠不義之名。

  • 2 # Nothingisimp29342416

    提到蜀漢大將魏延,很多人印象都不太好,這主要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在演義中,魏延腦後有反骨,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最後因謀反死於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之下,可謂大快人心。

    其實這是天大的冤枉。真實歷史上,魏延是個悲情人物,他一生對蜀漢忠心耿耿,立下汗馬功勞。但諸葛亮死後,魏延被安了個背叛的罪名,落了個身首異處、夷滅三族的下場。

  • 3 # 靜逸堂堂主

    諸葛亮一生制約的人,在三國中只有魏延一人,很多人覺得諸葛亮做錯了,今天筆者來給大家解惑,首先我們來看看魏延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魏延的出場是這樣記載的,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這可以說是關羽的翻版或者小關羽,)其實歷史上的魏延真人也和關羽很像,而且善於領兵勇猛異常,但是卻看不起同僚(最終也是因為這個而死)

    而且我們可以從這兩點看出魏延是一個很有能力並且很狂妄的人,第一次諸葛亮死前曾經密謀退兵魏延是這麼說的,“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第二件事,就是劉備命他守漢中他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從這兩句話相信大家可以看出來魏延性格的一方面了吧。

    劉備以識人用人最讓人稱道,此處破格提拔魏延鎮守軍事重地,足見皇叔對他的欣賞與信賴。魏延的確沒辜負劉備的期望,他以“實兵錯守諸圍”的辦法守備漢中,使漢中城固若燙金,易守難攻。後來王平抵禦曹爽,也是學習魏延的方法。

    最後,魏延是個情商很低的人,三國志評價他“性矜高”。魏延不但目中無人,而且還心藏不住話,因此很容易得罪人。在史書中經常能夠看到魏延和人吵架,一著急就要拿著刀去砍人的情景。這種人只能當基層,不能當領導,而且地位越高,得罪的人就會越多。

    總結:有才能就容易傲嬌,愛冒險就容易露把柄,再加上不善交際,必定會成為眾人攻擊的物件。現在很多人認為,魏延和諸葛亮不合。這真是誤會武侯了。魏延和諸葛亮只能算政見不合,因為魏延愛冒險,而諸侯亮卻偏偏很謹慎,但私交併沒有矛盾。

    而放眼所有的戰役,除了子午谷之外,諸葛亮是很重用,也很對得起魏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通天教主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