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標準的70後

    我認為,生活中的一些科普知識有

    1.在一天,氣溫的最低值出現在日出之前,最高出現在14時左右。一年中,一般7月氣溫最高,1月最低。

    2.熱在三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頭伏,第四個庚日為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三伏,合稱”三伏。頭伏、二伏時間固定是10天,但三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這要看夏至後第五個庚日是在立秋前,還是在立秋後。如在立秋前是20天,如在”立秋”或立秋後,則為10天。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段。

    3.九九

    以數“九”來說明冬季寒冷的程度。從農曆冬至節起,每9天為1"九”,共9九。1“九”、2”九”、3”九”天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段。過了9九,春天就到了。

    4.在中國,公曆3.4.5這三個月叫做春天,春天多冰雹。

    5.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來說,影響巨大 。什麼叫拉尼娜?什麼叫厄爾尼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我想說的是,拉尼娜現象,會倒致中國長江以南乾旱少雨,長江以北雨水豐沛。比如今年湖南省就遭受春旱了。

    厄爾尼諾現象,則會使長江以南陰雨連綿,長江以北則乾旱少雨。1997年,中國就曾經遭受百年難遇的厄爾尼諾現象。

    6.中國是一個氣象災害、自然災害比較多的國家,如洪澇、乾旱、冰雹、龍捲風、高溫、雨雪冰凍、颱風、地震等等,公眾應該掌握一些應對災害的常識。

    7.現代農業,離不開農藥和化肥,別迷信外華人種地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生產低毒、低殘留農藥、優質化肥是一個國家惠農、強農的措施,一個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國家,農業將是極端落後的,人民生活難以為繼,只能吃土。

    8.中國的農業應該擺脫賣農產品的單一模式,向觀光農業、旅遊農業快速轉型。

    9.中國農村居民的節日比較多,如春節、清明、立夏、端午、七夕、(七月半)鬼節、中秋、重陽、冬至等等。

    10.中國紅喜事一般在節日舉行,或在秋冬季節舉行。

  • 2 # 魚翔淺底152417403

    問:”生活上的一些科普知識有哪些?”~~答:“挺多的。~多騎腳踏車,身體平衡力好。~哈笑精神愉悅,病患不侵身。~善待身邊人,幸福樂天天!、、、”~簡單幾句小常識吧,《科普~生活論者無數啊,現今難以分辨了。》是不是呢?可評判,多謝!多謝!

  • 3 # 南山智叟2

    生活上的科譜知識,

    1、對自然界的認識方面需要科譜。現在信奉鬼神的人很多。

    2.飲食衛生方面的科譜。飲食衛生極端的人很多。

    3.健康醫藥方面的科譜。亂用藥,用貴藥,亂用所謂保健品人很多。

    4、人體生理解剖學的科譜。對自身零件認識不足,無辜造成零件耗損。

    5、對語言文字的科譜。亂造詞,亂安意的人很多。

    中國民眾的科學認識水平的提高任重道遠,應該持之以恆進行科譜。

  • 4 # 林林生態果園

    夲人粗淺解答為:衣食住行四大類1穿衣服應適體,做到冬曖夏涼。2平時飲食應多吃新鮮蔬菜,含脂肪多的肉類少食,飲灑不能過量,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3宜住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地方。4在工作之餘,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平時多煅煉身體。

  • 5 # 情感分析師娜娜

    生活中實用的心理知識(5)

    1、人會自動過濾不符合我們認知,價值觀的資訊。

    我們要相信各大APP,它們很完美構建只屬於你的世界。媒體總是能給你想看到的資訊,想要養成獨立思考,從分辨資訊開始。

    2、人總喜歡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強電是如何幹擾弱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