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軒說三國

    長平大戰,趙孝成王派趙括替換老將廉頗,結果被秦軍大敗,四十萬趙軍全被坑殺。趙國的國防力量受到毀滅性打擊。

    趙孝成王又羞又愧,只好再次起用廉頗,封廉頗為相國,食邑尉文郡,賜號信平君。

    燕王派相國慄腹出使趙國,以五百金為趙王上壽,與趙國結好。

    慄腹回來後,對燕王說,經過長平大戰,趙國的丁壯都死光了,剩下的男人除了老的就是小的,根本沒有戰鬥力了,現在正是消滅趙國的好機會。

    燕王問昌國君樂間,這事靠譜不?

    樂間說,趙國曆來是四戰之國,他們常年接受戰爭的洗禮,人自為戰,全民皆兵,根本不怕打仗,戰鬥力也不可小覷。我們千萬不要輕舉妄動,不著狐狸惹一身騒。

    燕王說,我們以多擊少,用兩倍於他的兵力行嗎?

    樂間說,不行。

    燕王急了,那用五倍兵力行不?

    樂間說,不行。

    燕王大怒,你小子這不是跟我故意搗亂嗎?

    燕王又徵求群臣意見。

    群臣這些年都被訓練好了,明白誰說真話誰倒黴,都學乖了,見燕王一心要攻伐趙國,於是全都躬下身子高舉雙手激昂地說,大王英明,在您領導下分分鐘就能把趙國給滅嘍。

    燕王大喜,當即派慄腹和卿秦為大將,分兵攻打趙國的鄗和代地。

    趙王命廉頗為將,趙軍同仇敵愾,大敗燕軍,擊斃慄腹,生俘卿秦、樂間。

    樂間勸燕王不要做蠢事,但燕王這樣的蠢人不聽,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結果捉雞不著反蝕一把米。

    慄腹給燕王出了個餿主意,滿朝文武看著燕王的眼色說話,結果兩個傢伙一個被殺一個被俘,成了天下人的笑料。

    最冤的是樂間,跟燕王直言利害,不被採納後又隨軍行動,最後也做了趙軍的俘虜。一個國家的戰略錯了,忠臣良將再有本事也是白搭。

    當然,廉頗這個戰勝國的元帥的結局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為,憑趙王的智商,他和燕王不過是半斤八兩。

    趙軍大破燕軍後,乘勝追擊,圍攻燕國都。

    就這樣,燕趙之間來來往往打了好幾年,正打得熱鬧時,秦國又乘機打趙國和燕國的主意,趙國與燕國被迫罷兵求和,聯合抗秦。

    這麼多年趙國能夠在強國夾縫裡掙扎生存,全靠廉頗這個“趙之良將”苦撐危局。

    但,趙孝成王並不信任他,也不喜歡他。主要還是覺得他說話太直、太臭,不會來事兒,不會揀領導喜歡的話說。也就是在軍事業務上還有點用處,所以一直還將就用著他。

    二十一年,趙孝成王卒。

    廉頗率軍攻破秦國繁陽,戰事正節節勝利的時候,卻突然被解除兵權,換了個沒有多大本事、只會拍馬逢迎的樂乘。

    廉頗一時激憤,打跑了來接收兵權的樂乘,然後單騎出逃魏國。

    論理你可以說廉頗是個叛國者,也可以說他不忠誠,但像趙孝成王這樣愚蠢、自用的國君保他又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不出走,等著挨刀,那不是標準的大傻子嗎?

    你可以說君為臣綱、國為民綱,為臣、為民的必須絕對忠誠,但別忘了後面還有兩句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不正,民起攻之。

    這是為臣的為民的天賦權利,如果沒有了這個權利,與地下的螞蟻、山上的牛羊還有什麼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磨香油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