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投資有怡說邑
-
2 # 韓竹林7
主要是估值,那些茅動輒一百多倍市盈率,電茅才不到二十倍,目前還是最主要的綠色電能,風光核能都受客觀條件限制,穩定和連續性有短板,比如下一個月雨,太陽能沒發電時,就需要有綠色電源不斷供,水力發電的優勢被忽視了,水力發電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發電量,是智慧電網調節時的堅強後盾。
主要是估值,那些茅動輒一百多倍市盈率,電茅才不到二十倍,目前還是最主要的綠色電能,風光核能都受客觀條件限制,穩定和連續性有短板,比如下一個月雨,太陽能沒發電時,就需要有綠色電源不斷供,水力發電的優勢被忽視了,水力發電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發電量,是智慧電網調節時的堅強後盾。
就是炒作碳排放。
未來二氧化碳排放是有限制的,現在中國有三個治理碳排放的方向。
第一,發展新能源,風電、水電、太陽能、核能等,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產生。
第二,節能減排,發展二氧化碳捕捉和重新處理等環保技術,這種技術其實是費用最高的。
第三,二氧化碳排放份額制度,就是說未來各個城市或者企業可能會領取一個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額,你一年最大最能排放這麼多,如果超過就要額外收錢,而且非常費用高。可是我又要發展,又沒有排放額度了怎麼辦,那就買其他地方的排放額度,比如我北京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額度富裕很多,我可以拿出來放到市場交易,就向現在的期貨市場買賣一樣,誰要就出價,誰賣誰給價一個道理。
這段時間炒作的鋼鐵,煤炭、煤炭有色都是以上這三個套路。主要電力板塊上週集體高潮,就是三個原因,第一批試點碳交易單位即將下發,形成了共振效應。
當然碳中和從行業上來講,最大問題還是如何解決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重點,所以在這方面排放汙染搞的行業,我認為未來改革力度會非常大,目前中國二氧化碳等汙染排放最大的:化工、鋼鐵煤炭、火炭發點、水泥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