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敏姐姐帶你飛
-
2 # 辛雨讀書
放屁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只不過放屁的時候自己一個人還好,要是在人多的場合不小心放了一個屁,尤其是約會的時候放屁,那就很尷尬了。
放屁和什麼有關
放屁和平時吃的食物、生活習慣及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關係。
1、經常吃一些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製品、紅薯、蔥、大蒜、奶製品等,或飲食過飽、經常吃大魚大肉容易放屁。
2、長期久坐少動,缺乏足夠的運動。
3、胃腸蠕動功能下降,腸道菌群紊亂。
如果每天放好多屁,不妨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
放屁多怎麼辦?
1、平時少吃產氣的食物,如豆製品、紅薯、土豆、洋蔥、大蒜、韭菜、蘿蔔等。飲食七八分飽,不要暴飲暴食,少吃高熱量的食物。
2、多鍛鍊身體。
3、放屁是一種排洩,不能憋著不放。想放屁的時候,不妨找個沒人的地方,免得尷尬。還可以繃緊肛門括約肌,可大幅度減小屁響。
4、一般每天放屁8-20次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停地放屁,而且伴有腹脹、便秘等不適,可能是胃腸道出問題了,就要及時就醫。
5、如果放出來的屁有惡臭味、腥臭味,可能存在細菌感染,也要及時就醫。
-
3 # 健康行者
說到屁,想起前幾年國內某知名演員因為在綜藝節目裡放了一個屁,紅了一把。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這些氣體在腸道聚積,隨腸道蠕動向下執行,由肛門排出。壓力較大的氣流透過狹窄通道時,會因空氣振動發出響聲,這就是放“響屁”的原因。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表明,男性每天放屁2到53次,平均12.7次;女性每天1到32次,平均7.1次;放屁次數隨纖維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放屁次數過多,一方面是飲食導致。攝入過多甜食,豆類、粗糧等含粗纖維較多的食物,洋蔥、大蒜、生薑等佐味品,或乳糖不耐受人群喝奶,都會造成腸道產氣增多。
另一方面與生活習慣相關。吃飯時狼吞虎嚥、遇事兒緊張地咽口水、常嚼口香糖等,都會增加進入消化道的空氣。
此外,一些胃腸道疾病也可能出現排氣過多,患者往往同時伴有腹痛、腹脹、腹瀉等症狀。
回覆列表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好的一面:放屁也是一種排毒方式,人體有非常強的自愈功能,它認為不好的就想排出去,例如放屁、打嗝、嘔吐、出汗,包括妊娠嘔吐反應(母體因為身體虛弱,誤認為胚胎是外來物,想排出體外)等等。
不好的一面:機體具有警示作用,提醒身體出現異常情況了。放屁、打嗝、嘔吐都跟腸胃不好有關係。每天放屁,也是腸胃不好的警示。原因一是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二是胃腸道菌群失調,三是胃腸道蠕動功能不好,無法及時消化食物,及時將腸道的廢物排出體外
需要注意和解決的辦法是:
一是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二是不要吃太精細的食物,可攝入纖維類補充食品,例如紐崔萊的果蔬高纖咀嚼片,幫助腸道帶走殘渣,
三是補充活性高效的益生菌,例如紐崔萊的益生菌,不僅100億,而且耐酸耐鹼,到達腸道吸收都是活的
四是調理胃腸道功能,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鈣等,增加膠原蛋白,提升胃腸道蠕動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