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藍色心情

    南方不熱,北方不雨,正因為副熱帶高壓的變化(北抬,退卻)導致了雨帶的南向北的推移,中國季風氣候的形成。副熱帶高壓與中國每年雨量的豐沛多少、空間分佈密切相關。

  • 2 # 地理縱橫

    冷空氣與副熱帶高壓不好比較,一般來說冷空氣活動與西伯利亞或蒙古高壓有關,我們只要比較冷高壓與副熱帶高壓的實力就能得出結論。

    冷高壓與副熱帶高壓的活動強弱都與太陽位置變化有關,副熱帶高壓是持續存在的,不會消失,而冷空壓卻與季節有關,冬季強盛,夏季消失。

    我們先看看冷高壓是怎麼形成的,(上圖右)對於北半球,每年大致從10月份開始起,由於太陽直射點南移,日照時間越來越短,太陽高度越來越低,北半球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越來越少,大氣溫度在不斷降低,空氣收縮開始下沉,近地面集聚於中國北方蒙古——西伯利亞一帶形成高壓,這種由於太陽直射點南移,地面輻射降溫形成的高壓稱之為冷高壓。夏季由於太陽直射點北移,陸地相比海洋的熱容量小,升溫快,空氣膨脹後蒙古——西伯利亞一帶又形成熱低壓。所以說高低壓季節轉換,它的背後是太陽位置變化。

    上圖,而副熱帶高壓是由於赤道地區上升的氣流向南北半球輻散過程中,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在南北緯30°產生氣流下沉,在近地面集聚,氣壓升高,我們稱之為副熱帶高壓,由於高壓的形成與冷高壓不同,它與空氣的運動傳輸有關,同時低緯度熱量比較豐富,我們又稱之為暖動力高壓。這個高壓不會消失,只是活躍度的區別,夏季向北移,冬季南移,此外還表現為東西位置變化。以影響中國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例,強盛時面積變大,西移到中國江南一帶,減弱時東退到海上,所覆蓋的面積減小。

    冷高壓PK副熱帶高壓

    冬季,西伯利亞或蒙古高壓與副熱帶高壓相比,肯定是冷高壓佔優勢了。東亞大部分地區被西伯利亞冷高壓所控制,盛行偏北風,天氣非常寒冷。而副熱帶高壓大部分時間退居在海上,對中國影響較小,我們看看現在的副高在哪裡停留。下圖的紅色部分(500hPa)是副熱帶高壓,今天是冬至,天氣較冷,副高退出中國大陸,在南海上空了,比較弱。前些日子,還控制著中國華南沿海,比較強勢。

    我們看看今天的冷空氣在哪個位置?(下圖是近地面天氣分析圖),圖中藍色部分就是冷高壓中心,大致在蒙古一帶,還有一個在西伯利亞附近。

    我們還可以進行不同季節比較,冬季的冷高壓PK夏季的副熱高壓,雖然不同季節,看看它們兩個哪個勢力強,這可能是大家所關心的。

    夏季副熱帶高壓北移西進,同緯度比較,夏季中國要比大陸西岸要熱,東北的哈爾濱氣溫能達到30°C,而且東北三江平原上的積溫能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成為世界上農業生產最高的緯度地帶,這主要與副高強勢有關。

    而冬季的冷高壓影響範圍要比副熱帶高壓大了許多,每當寒潮爆發時,冷空氣能到達海南或越南,越南歷史上都有降雪記錄,而今年12月初的寒潮爆發,波及到了泰國,夜間溫度降低到9°C左右,還凍死了3位老人,泰國的緯度位置已經到了15°N左右了,冷空氣能打到這裡,實為罕見,也反映出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的勢力非常強大。從這點來看,把這票應投給冬季的冷高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永遠也不要信“浪子回頭金不換”,因為出軌了一次就會有無數次,你們覺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