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的文字李木子
-
2 # 識途de老馬二
讀了幾例童謠,感覺精彩紛呈,於是題主也想湊個熱鬧,發掘一下題感出處,聊表以磚謝玉之情。
兒時童謠很多,譬如《紅豆謠》裡的“紅豆豆,剝米米,他婆叫娃端椅椅。娃不端…”等等,忘卻許多。但是,印象最深且最能勾起兒時記憶的童謠只有那個《咪咪貓》一一
咪咪貓,上高窯,金蹄蹄,銀爪爪,上樹樹,逮雀雀,噗楞楞,都飛了,把老貓氣死了,一口肉,一口菜,把老貓救活來。
故事講述貓、鳥、樹、窯、肉、菜相聯之事,出於老奶奶之口,娓娓道來,迷人動聽,特別是以“氣”換成“肉菜”使老貓起死回生,迭宕起伏,引“幼”入勝。
這個童謠告訴人們,“氣”是萬病之源,然而救治之法是“肉菜”,葷素搭配,合乎科學情理。
童謠,能勾起我們兒時的回憶;
童謠,使我們認識了許多事物的面目,從小懂得了不少做人處事的道理。
-
3 # 沒得耍事
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毛鐵,毛鐵打了三斤半,娃娃崽崽都來看。
紅蘿蔔,咪咪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娃娃要吃肉,爸爸沒得錢。
黃絲黃絲馬馬,請你嘎公嘎婆來吃嘎嘎,坐的坐的轎轎,騎的騎的馬馬。
-
4 # 懸瓠散仙
小時候幾乎沒有啥娛樂,晚上油燈不捨得點,就抹黑聽老人講故事,童謠還真沒幾個,記得當時記憶猶新的童謠是:花喜鵲尾巴搖,娶個媳婦忘了娘。
-
5 # 丁迷有悟
說起童謠,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幕幕溫馨的畫面……
那是母親燦爛的笑臉、溫柔的雙手和溫暖的懷抱,是孩子伏在母親背上輕輕搖晃的美好時光,是與母親面對面坐著時親暱的一吻……
一切畫面都如沐浴著和煦的Sunny,溫馨而美好,有如慢鏡頭般在記憶的長河中再現……
“點點豆豆,米量二斗,和尚不在,請你先走。”
母親與剛會呀呀學語的孩子面對面坐好,將四隻腳丫交叉排在一起,母親用手指依次點著四隻腳丫,最後一個字落在那一隻腳上,那一隻腳便褪去,最後剩下誰的一隻腳丫,誰便勝出。
小孩子玩的樂此不彼,也學著大人,用胖嘟嘟的小手亂點一氣,然後“咯兒咯兒咯兒”笑個沒完……
“背窯,砍地,舅舅門前唱大戲,小外甥非要去……”
隱約記得,每當我哭鬧時,母親便會將我背在背上,朝後面拉著我的雙手,前後搖晃著念唱著這首童謠,哄我平靜下來。
童謠、童年都是美好的回憶。後來,我也將這些童謠帶入我兒子的童年。
回覆列表
不在家鄉居住二十餘年,不聞家鄉童謠也已二十餘載,記憶中竟不能有半點痕跡。最近一次的偶然出行,竟讓我在異地他鄉聽到了家鄉的童謠,也勾起我無限回憶。
假期中,為了散散心,決定去到很遠的一個城市去尋訪好友。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華燈初上了,可朋友卻並沒有來接站,我打了很多次電話,也發了不少資訊,終不見迴音,內心不免焦急起來,既有抱怨,也有無奈。枉我這麼大歲數了,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竟然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想立馬坐車回去,想想白來一趟;想去尋找朋友,可第一次來,又不知道朋友住哪裡。心中湧起的滋味難以言表,本來是想開心的,誰知弄了一肚子火。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閒逛,以期能有一個好的機遇。
也許是上天眷顧有心人吧。我正沿著車站前的一條不知東西南北的街道走著,忽然耳邊傳來一聲聲家鄉的音謠:晾晾冷冷,小狗等等&&我不覺欣喜起來,試著去尋找聲音的來源,原來是一位老太太,正坐在門口喂一個小孩子吃飯,一聲聲的唱著童謠,那小孩子很乖地坐在老太太的對面,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太太手中端的碗。我走過去,猶豫了一下,問道:大娘,在喂孩子飯啊。我一般出門都用普通話與人交流的,但這次,我用了家鄉的方言,想試探一下這位老太太是不是故鄉人。老太太聽到我的問話,有些驚異起來:啊,喂孩子飯呢,這孩子等不及了。你是誰呀?我一聽老太太的口音,完全是家鄉的方言,立馬有了一種找到親人的感覺,連忙說:大娘,聽您說話是河北人吧,我也是。老太太笑起來,連連答應著:是,是,這地方,難得聽著一個老家的人說話,這裡的人,嘰哩咕嚕的不知道說什麼。我也笑著,跟老太太閒話:是啊,是啊,我是**縣的,大娘您是哪個縣的?老太太仍然端著碗,但站了起來,笑著說:我也是,我是**村的。你呢?我連忙說:離您那裡五里路,我是**村的。老太太更開心起來,連連說:好,好,這可是見著家裡人了呢。說著,衝屋裡喊,三兒,三兒,快來,老家來人了呢!聽到叫聲,從屋裡走出來一位年青人,大約三十多歲,問老太太:怎麼了,娘?我便知道這是一對母子。老太太拿碗衝著我:三兒,這是**村人,咱老家來的。年青人笑著拉著我的胳膊:啊,二哥,這可真是見喜了,走,屋裡去。我跟著年青人進屋,老太太在後面喊:三兒,叫你二哥一起吃飯。我回頭謝了,向屋裡走去,心裡還想著,老太太還是遵循我們那裡的習慣,見了陌生男子不能叫大哥,因為叫大哥就是罵對方是兔子。
進到屋裡,我才知道原來是一家商店,是經營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