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國,歷史文獻中有關虢國的記載不少。《漢書·地理志》弘農郡下雲:“陝,故虢國。有焦城,故焦國。北虢在大陽,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州。”這是最早出現三個虢國的文獻記錄。《水經注·河水》卷四:“河南即陝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為東西之別。
東城即虢邑之上陽也,虢仲之所都,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這裡又把班固所講的陝縣之虢稱為南虢。《史記·秦本紀》載: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滅小虢”。這樣周代就有了東、西、南、北和小虢五個虢國。由於傳世文獻中有關它們的封君、地望、變遷等問題記載不清,且多有互相dǐ@①牾之處,致使東漢以來史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而近年三門峽虢國墓地的新發現,為我們探討虢國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武王克商後,為鞏固周王朝的統治,大規模分封同姓諸侯。虢仲、虢叔所封之國便是兩個重要的姬姓國。《左傳》僖公五年雲:“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杜預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
仲、叔皆虢君字。”孔穎達《疏》引賈逵曰:“虢仲封東虢,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馬融曰:“虢叔,同母弟;虢仲,異母弟。”《國語·晉語四》雲:“文王敬友二虢……及其即位也,詢於八虞,而諮二虢。”因此,可以肯定周初只能有文王弟虢仲、虢叔所封的兩個虢國,不會有第三個虢國。
但虢仲、虢叔誰封在東虢,誰封在西虢,古人卻說法不一。
。
虢國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國,歷史文獻中有關虢國的記載不少。《漢書·地理志》弘農郡下雲:“陝,故虢國。有焦城,故焦國。北虢在大陽,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州。”這是最早出現三個虢國的文獻記錄。《水經注·河水》卷四:“河南即陝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為東西之別。
東城即虢邑之上陽也,虢仲之所都,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這裡又把班固所講的陝縣之虢稱為南虢。《史記·秦本紀》載: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滅小虢”。這樣周代就有了東、西、南、北和小虢五個虢國。由於傳世文獻中有關它們的封君、地望、變遷等問題記載不清,且多有互相dǐ@①牾之處,致使東漢以來史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而近年三門峽虢國墓地的新發現,為我們探討虢國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武王克商後,為鞏固周王朝的統治,大規模分封同姓諸侯。虢仲、虢叔所封之國便是兩個重要的姬姓國。《左傳》僖公五年雲:“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杜預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
仲、叔皆虢君字。”孔穎達《疏》引賈逵曰:“虢仲封東虢,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馬融曰:“虢叔,同母弟;虢仲,異母弟。”《國語·晉語四》雲:“文王敬友二虢……及其即位也,詢於八虞,而諮二虢。”因此,可以肯定周初只能有文王弟虢仲、虢叔所封的兩個虢國,不會有第三個虢國。
但虢仲、虢叔誰封在東虢,誰封在西虢,古人卻說法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