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關略萌
-
2 # 蛋蛋咋說
祕密立儲制度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儲位紛爭
因為康熙時代的九子奪嫡相當慘烈,故雍正繼位後開創了祕密立儲制度,即皇帝生前不公開繼承人,自己寫下密旨放入匣中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之後。
康熙時代皇子的紛爭除了有皇太子這個公開儲君的關係,還有就是皇子比較多,存活率高,大多成年乃至中年,各方勢力集結才有黨爭。
乾隆共17位皇子,成年者10人,乾隆權利集中化,皇子相對比較老實查閱乾隆后妃的生育情況會發現,她們平均生育年齡比較大,初始生育除了孝賢皇后等潛邸幾位后妃,基本也都在20歲以上,這在清朝女子選秀年齡為13-17歲來看,生育年齡都比較偏大。
乾隆本人也是18歲才有長子,而且皇子的數量和存活率不能和康熙比較。
乾隆共有17位皇子,活到成年的只有10人,成年率不到百分之60。當然本身數量也不算龐大。
關於皇子是否有紛爭,個人認為祕密立儲制度只是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儲位紛爭,但並不代表皇子們就清心寡慾,對權位淡泊。
比如乾隆十三年,這個重要的年份,乾隆原配孝賢皇后在東巡的路上病故,乾隆悲痛欲絕,大辦喪儀。但在喪儀典禮上因皇長子永璜與皇三子永璋表現得不夠悲痛被乾隆嚴厲斥責;乾隆甚至曾足踢皇長子仆地而痛擊之,並且明示二人無繼承大統的資格。
乾隆十五年,皇長子永璜鬱懼而終。而乾隆也頗為遺憾,後來則將這種遺憾轉頭於永璜的次子綿恩身上。
從以上這個事件可以看出一些隱含的問題。
比如,大行皇后喪儀之上兩位皇子表現不佳,受到批評斥責,刨除皇后並非兩位皇子生母的緣由,何以如此觸怒君父,乃至直接剝奪了繼位的權利。
皇長子因此事後逐漸驚懼害怕乃至病重離世,又說明了什麼?
至少可以獲知,當時的乾隆是權利唯一把控者,神聖不容侵犯。手握身殺大權,君權不可旁落,並且無人可左右的程度。
其次,乾隆因喪儀之事竟然上升到繼承權的問題,不禁讓人懷疑這兩位皇子是本身表現不好,乾隆就沒將他們考慮在繼承人範圍內,還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麼更嚴重地事情,使得乾隆如此斷絕他們的希望呢?
雖然清朝沒有立嫡立賢的規則,但長子身份故來貴重,皇長子永璜是否曾因自己長子之故有什麼念頭也未可知啊。
只是這件事情的發生,可見乾隆君權至上,有這案例當前,皇子們多半也是老老實實了吧。
乾隆三十八年祕密立儲時,可選皇子不多,嘉慶確為矮子裡面拔將軍乾隆本人很長壽,嘉慶四年去世時有89歲,所以他“熬”死的人裡不乏有自己親生的兒子。
青年時期,乾隆痴迷於立嫡子作為繼承人,孝賢皇后的兩位皇子乾隆都曾有意立儲,且皇二子永璉是正式被祕密立儲過的,後被追封為端慧太子。
在庶子當中,乾隆曾屬意五阿哥永琪。此人幼聰慧學,少習馬步射,武技頗精,博學多才,是九州清晏殿火災一事永琪親救父皇更得到了乾隆的肯定。清廷規定成年之後可封王,在第一個可封王的年頭,永琪被封榮親王。生前獲封親王位者除了永琪,只有永瑆和永琰,而五阿哥當然是三人中第一位獲封的,可見榮寵。
然而永琪不幸英年早逝,再次成了乾隆的遺憾。
在乾隆三十八年時,再世的皇子只剩下7位,其中皇四子和皇六子均出繼旁支,剩下的五位皇子裡,皇十二子因生母繼後斷髮之事受到牽連,皇八子永璇曾多次被乾隆斥責,說他沉迷酒色,不事人君,且身有殘疾;皇十一子永瑆雖然才華橫溢但是漢化嚴重,而本人性情古怪,皇十七子永璘還未成年。
如此千挑萬選還是覺得皇十五子永琰可堪大任,這其實也算是乾隆的無奈之選。永琰被後世稱為平庸之主,典型的矮子裡面拔將軍。但在當時看來,也許永琰孝順仁厚,沒有大錯可能也是個優點吧。
-
3 # 涼宮解歷史
沒有過類似於康熙皇子的紛爭,因為雍正開創的是祕密立儲制度,
乾隆皇帝是雍正的第四個兒子,即位時二十五歲,退位時89歲。是中國歷史上第二位退位當太上皇的,至於乾隆為什麼要把皇位給十五阿哥,是因為乾隆的幾個兒子基本上都被他自己熬死了,
乾隆的的嫡皇后是富察氏,雍正五年嫁給當時的乾隆皇帝,婚後兩人生了二阿哥和大公主,只可惜後來兩個孩子夭折了,之後雍正九年生下了三公主和敬公主,乾隆即位之後兩人又生下了七阿哥,只可惜七阿哥也沒能逃過一劫,乾隆剛即位的時候也還有其他兒子。所以抱有一絲希望,當時乾隆的兒子中乾隆最看重的是五阿哥永琪,因為五阿哥永琪比較聰明,但這個兒子也是給了乾隆當頭一棒,五阿哥在二十五歲就去世了。當時的皇子中就剩下了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六阿哥,四阿哥和六阿哥後來兩人被過繼給了慎郡王和履親王,大阿哥永璜因為在孝賢皇后的喪禮上因為哭的不夠傷心而被乾隆怒斥不允許他繼承皇位,乾隆十五年去世,三阿哥永璋在乾隆二十五年去世,所以也沒辦法繼承皇位,皇八子永璇,也沒有繼承皇位應該是腿受了傷,九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十六阿哥皆夭折,剩下的就剩十二阿哥,十五阿哥和十七阿哥,十五阿哥和十七阿哥均為孝儀皇后所生,十二阿哥原本有即位的可能,但乾隆三十年的發生了繼後斷髮事件,所以他沒有即位的可能了,永基在乾隆四十年去世,只剩下十五阿哥和十七阿哥了,乾隆最終選擇了十五阿哥,而乾隆在乾隆六十年退位,當了四年太上皇。嘉慶四年駕崩,但嘉慶過於平庸,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
-
4 # 魚醉千年
乾隆,清朝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也是影視劇中最受歡迎的皇帝。很多清宮劇都以乾隆時代為背景。而歷史上的乾隆帝處處效仿其祖父康熙皇帝,就連其在位60年都是因為不敢超越其祖父的在位時間而禪讓給兒子嘉慶皇帝的。
乾隆皇帝
我們知道乾隆一生處處都在效仿其祖父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一生子嗣眾多,參與序齒的就有24位,而且這些皇子們個個都非常優秀,因此在康熙晚年,發生了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最終皇四子胤禛勝出登上皇位。而乾隆一生參與序齒的皇子有17位。那麼這些皇子們有沒有出現類似九子奪嫡的事情呢?答案是:沒有。
我們來看看乾隆60年(1795年),乾隆兒子們的狀況:
皇長子:愛新覺羅·永璜(1728—1750),因孝賢純皇后祭禮時,不懂禮數,受到乾隆帝責備,而後憂懼而死,享年23歲,死後追封定親王。死於乾隆之前;
皇次子:愛新覺羅·永璉(1730—1738),乾隆曾祕密將其定為皇太子,但是不幸夭折,年僅九歲,乾隆贈諡“端慧皇太子”,死於乾隆之前;
皇三子:愛新覺羅·永璋(1735-1760),由於對孝賢純皇后的死表現的不夠哀痛,大阿哥永璜、三阿哥永璋被乾隆嚴厲地訓斥,明確說剝奪此二子的繼承資格。乾隆25年去世,追封多羅循郡王,死於乾隆之前。
皇四子:愛新覺羅·永珹(1739-1777),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允裪後,降襲履郡王(已經沒有皇位繼承的資格),乾隆42年薨逝,死於乾隆之前;
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1741-1766),封榮親王,乾隆31年薨逝,死於乾隆之前;
皇六子:愛新覺羅·永瑢(1743-1790),出繼慎靖郡王允禧,封貝勒(已經沒有皇位繼承資格),乾隆55年薨逝,死於乾隆之前;
皇七子:愛新覺羅·永琮(1746—1747),因出痘而死,乾隆十二年去世,僅兩歲,死於乾隆之前;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璇(1746—1832),封儀親王,死於道光十二年;
皇九子:愛新覺羅·永瑜(1748—1749),幼殤,死於乾隆之前;
皇十子:愛新覺羅·永玥(1751-1753),幼殤,死於乾隆之前;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1752-1823),封成親王,死於道光三年;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永璂(1752—1776),無爵位,乾隆41年去世,死於乾隆之前;
皇十三子:愛新覺羅·永璟,幼殤,死於乾隆之前;
皇十四子:愛新覺羅·永璐(1757—1760),幼殤,死於乾隆之前;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顒琰(1760—1820),嘉慶皇帝;
皇十六子:愛新覺羅·永㻇(1762—1765),幼殤,死於乾隆之前;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永璘(1766—1820),封慶親王,嘉慶25年去世。
我們可以看出,由於乾隆的待機時間超長,大部分兒子都先於他去世,到乾隆60年,乾隆在世的兒子只剩下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顒琰和皇十七子永璘。雍正登基之後,鑑於之前的教訓,創立了祕密立儲制度即由皇帝親書立儲諭旨一式兩份,一份密封在錦匣內,安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另一份皇帝自己儲存。待皇帝駕崩時,由御前大臣將兩份遺旨取出,共同拆封,對證無誤後當眾宣佈由誰繼位。乾隆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繼位的。所以在乾隆禪讓皇位之前,仍然在世的四位皇子並不知道誰會成為下一任皇帝的繼承人,也就不存在類似九子奪嫡這樣的事情了。
那麼,為什麼乾隆要把皇位傳給顒琰呢?
當時在位的四位阿哥,皇八子永璇生下來就有腳,自幼不受乾隆待見,而皇位自然不能傳給一個先天有疾的人,所以永璇被排除,失去皇位繼承人資格。皇十一子永瑆藝術細胞濃厚,雖貴為皇子但十分吝嗇,乾隆覺得他不識大體,附庸風雅,所以永瑆被排除,失去皇位繼承人資格。皇十七子永璘,從小就不愛讀書,四處遊蕩,惹是生非,夢想就是當一個安樂王爺並得到和珅的宅子(就是如今的恭王府)。乾隆對他是十分頭疼,因此永璘被排除在外,失去皇位資格。皇十五子顒琰雖無大才但亦無大過,性格內向,做事穩重,平日裡讀書勤奮,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尤其是仁孝。最終乾隆只得矮子裡面拔將軍,選擇資質平庸的十五阿哥顒琰當皇帝了。
嘉慶皇帝影視劇照
以上論述如有不妥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
5 # 笑看古今趣味歷史
清朝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25歲即位,活到87歲,在古代帝王中絕無僅有。但在位60年期間,最早屬意的儲君人選並非嘉慶,但又為什麼最終選定他呢?我們從乾隆年輕時說起。
兩次痛失自己屬意的繼位之子後,使得乾隆不再急於立嗣。在這中間,經過長期考察,乾隆皇帝第五子永琪慢慢走入他的視野,成為他屬意的皇位繼承人,但為什麼最終乾隆選的不是第五子而是十五子呢?
可惜永琪在封王僅一年之後一病不起,26歲便英年早逝。乾隆白髮人送黑髮人,為永琪定諡號“純”,是為和碩榮純親王。此後乾隆很長時間不敢再立儲君,生怕打破這個魔咒,直到乾隆三十八年他64歲時,才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太子。
剩下三子相比較,永璇患有足疾不是做皇帝的適合人選也被排除,十一子、十五子都沒有出類拔萃的儲君之才,乾隆頗為頭疼,甚至動過繞過兒子直接立孫子為儲君的心思。
於是乾隆又把目光重新鎖定在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和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兩人身上,永瑆文藝範十足,是清朝著名的書法家,但貴為親王卻十分吝嗇,乾隆覺得他不識大體,最終把他排除掉。
傳位之後,乾隆仍以“太上皇”的身份掌握實權,直到嘉慶四年正月去世,此時嘉慶已做了三年皇帝,與諸兄弟之間的君臣名分早已成為定局,所以並未產生類似康熙皇子的紛爭。
-
6 # 巫西西西西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卒於紫禁城養心殿。
乾隆一生有兒子十七個,最初,乾隆想立嫡長子,孝賢皇后富察氏所生之子永璉,可惜永璉九歲那年就病死了。後乾隆改立皇長子永瑛為太子。永瑛忠厚老實,為人小心謹慎,但是乾隆疑心很重,經常對其責難,使得太子精神的壓力很大,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后富察氏病逝,永瑛在迎喪時未能盡哀,乾隆十分生氣,說此人不可以承大統,永瑛受此打擊,一病不起,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病死,死時只有23歲。
皇后富察氏還留有一個兒子叫永琮,是死去的嫡長子永璉的弟弟,也算是嫡子,乾隆準備立他,但永琮還沒有活到兩歲,就出痘而死。
在剩餘的未夭折的皇子裡皇五子永琪,就是《還珠格格》裡的五阿哥,永琪很為其父皇賞識,會騎射,精通漢、滿、蒙三種語言,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永琪被封為和碩榮親王,可惜第二年,26歲的永琪因病去逝。
其餘的皇子中,皇八子永璇,整日沉溺於酒色之中,好詩文,性情古怪,而且腳也有毛病。皇十一子永瑆天資聰慧,但十分吝嗇,永瑆娶了傅恆的千金做福晉,可他卻每天以薄粥度日,將女方的陪嫁之物全都藏於府庫之中,傅恆家人也向乾隆反映過此事,乾隆也批評過他。皇十二子永璂是廢皇后那拉氏所生,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去逝,死時只有25歲,死後沒有封號,也沒有賜諡。皇十七子永璘,從小就不愛讀書,四處遊蕩,惹是生非。
最後就剩下皇十五子永琰。一方面永琰生母是備受寵愛的令皇貴妃,身份貴重;同時他性格內向,做事穩重,平日裡讀書勤奮,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尤其是仁孝,這一點對於渴望權勢的乾隆來說非常滿意。由於乾隆的長壽,使得嘉慶並沒有經歷類似九龍奪嫡的激烈競爭。
-
7 # 珞珈山下的老伏生
沒有。
乾隆先後想要立的人分別是永璉、永琮、永琪。
然而……永璉,英年早逝;永琮,年少早夭;永琪,中年而喪。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幾個比較有本事的孩子,或者想立儲君的孩子,都早逝了。
所以,十五阿哥算是沒有經歷什麼腥風血雨,便得到皇位了。
-
8 # 劍刃祕籍
乾隆傳位於十五阿哥永琰,其實也是無奈,矮子裡面拔將軍,選了個正常人!首先前面幾個優秀的都被乾隆熬死,乾隆在位60年,我們孰知的五阿哥永琪被乾隆看重,封為榮親王,但是都過了不久就死亡了,還有幾個都是早夭,雖然乾隆兒子產量大,但是真正活到成年的不多,真正活到成年的要麼有殘疾,要麼不受乾隆待見,只有老十五雖無大才還能講究過去,讀書還努力,乾隆沒辦法也就只能把皇位傳給他了!
-
9 # 活著就要遠行
我分析有幾個原因,僅供參考
1.乾隆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讓位做太上皇的時候已經85歲了,他的兒子們很多都不在了,在位的也多年紀不輕了。嘉慶作為十五子,當時也三十五六歲了,
正式掌權也接近四十歲了。年富力強!
2.嘉慶帝能當皇帝,自然尤其過人之處!也是各皇子中綜合水平最好的!13歲被祕密確立為皇儲,到35歲才確立皇太子!
說明乾隆時期也存在皇權的鬥爭的!只是嘉慶帝在鬥爭中得以儲存實力,早期沒有參與到鬥爭中!
回覆列表
如果說康熙是因為優秀的成年皇子眾多而遲遲無法做出選擇,最終造成了“九子奪嫡”。那麼乾隆就十分尷尬了,他恰恰是因為成年的皇子稀少且沒有優秀的皇子,最終不得不“矮個裡挑高個”,將皇位傳給了相對最優秀的皇十五子永琰。在乾隆時期,也沒有發生類似於“九子奪嫡”的紛爭。
乾隆皇帝早在繼位之初,就有了立儲的物件,並且在乾隆元年就祕密立儲。這位被祕密立儲的物件就是二阿哥永璉,生母乃是乾隆嫡後富察皇后。二阿哥永璉也是乾隆的嫡長子,身份尊貴。然而永璉卻只活了九年,便不幸夭折了。在永璉夭折後,乾隆命人取出了立儲詔書,公開了永璉皇太子的身份。
永璉的夭折對於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的打擊極為沉重。這種情況直到七阿哥永琮的出世後得以改變。因為這位七阿哥是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所出的第二位嫡子。在七阿哥出生後,乾隆皇帝可以說是龍心大悅,很快又做出了要立七阿哥永琮為儲的決定。然而老天爺再次給乾隆開了一個玩笑,七阿哥永琮年僅兩歲就夭折了。
接連兩位嫡子的夭折,終於擊垮了富察皇后。在七阿哥永琮夭折後,富察皇后也很快薨逝。自此,乾隆皇帝對於立儲一事再也不提,甚至在富察皇后葬禮上,公開責備了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讓這兩位最年長的皇子斷絕了繼位的可能。
在此之後,真正讓乾隆皇帝再次動立儲念頭的皇子就是五阿哥永琪了。五阿哥永琪在乾隆眾皇子中不僅年齡較長,且其各方面都極為出眾,文武兼備。習馬步射,武技頗精,博學多才,嫻習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歷算,精於天文演算法,工書善畫,尤長於書。尤其在乾隆二十八年,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發生火災,五阿哥永琪親背乾隆皇帝從火場逃脫,對乾隆皇帝的觸動極大。
在隨後第一個能夠冊封親王的年份(乾隆三十年),年僅24歲的五阿哥永琪被冊封為和碩榮親王,成為乾隆眾皇子中第一個受封親王的皇子,也表明了乾隆對永琪的看重和喜愛。
“其時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蒙古語、馬步、騎射及演算法等事,並皆嫻習,頗屬意於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
然而五阿哥永琪也沒有逃過英年早逝的命運,在乾隆三十一年就病逝了。
乾隆第四次立儲,皇十五子永琰成為幸運兒乾隆三十八年,年過花甲的乾隆皇帝終於再次祕密立儲,這次立儲的物件就是後來的嘉慶帝,皇十五子永琰。
為什麼說皇十五子永琰是幸運兒?
乾隆三十八年時,乾隆存活於世的皇子共剩七位。分別是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
其中,皇四子和皇六子已經提前過繼出去,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可能。而皇十二子雖然是繼後所出的嫡子,地位最高,但因為繼後斷髮與乾隆反目,給皇十二子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牽連”,也斷絕了繼位的可能。並且,以上三位皇子在死在乾隆前面,沒有繼位的可能。
皇十一子雖然才華出眾,尤其他在書法、繪畫上的造詣非凡,即便是乾隆皇帝也對其讚譽有加。但其嚴重的“漢化”傾向是乾隆皇帝最為反對排斥的。並且因為在文學方面的突出成就,也讓其暴露了在滿人引以為傲的騎射方面的弱點。
皇十七子是乾隆最小的兒子,祕密立儲時年僅8歲。各方面都還未成型,加上年齡過小,夭折的風險相對比較高。並且皇十七子永璘是皇十五子永琰的同母弟,生母乃是當時後宮地位最尊崇的令貴妃。不論是基於立長不立幼,還是求穩保險方面的考慮,乾隆都會選擇更為年長的皇十五子永琰。
雍正建立祕密立儲制度,避免了類似“九子奪嫡”再度發生康熙晚年時期的“九子奪嫡”事件,親身經歷並深受其影響的雍正帝為了避免類似奪嫡事件再度發生,“發明”了祕密立儲制度,將立儲祕詔存放於“正大光明”匾後。有了這種立儲制度,既能穩定朝廷局勢,又避免了皇子間奪嫡的悲劇發生。而乾隆作為祕密立儲制度的第一位“受益人”,完美的將這個制度繼承了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乾隆諸皇子對於奪嫡的可能。
乾隆一生都在跟其爺爺康熙比較,然而在子嗣方面卻終究相差甚遠。出色的皇子都一個個早逝,留下的都略顯平庸,最終只能無奈選擇相對最優秀的皇十五子永琰繼位,恐怕這也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