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統領十萬噴仔枕戈待旦
-
2 # 月夜讀春秋
公元280年,晉國滅掉了東吳,三國鼎立局面結束。東吳偏安一隅,很少主動參與魏國、蜀國之間的攻伐,一直處於養精蓄銳當中,為什麼還是被司馬氏政權滅亡了呢?
其實,吳國的滅亡既有客觀存在的原因,也有吳國自身主觀的因素。
首先,在中國古代時期,北方的文明要早先於南方,這就導致了北方的生產力發達於南方,北方能夠養活的人口也多於南方。因此居於北方的晉國在人口和糧食生產上遠遠強於吳國,而吳國地處南方,歷史上開發比較晚,多是蠻荒之地,在糧食生產和人口數量上,是無法跟晉國比擬的。在古代戰爭中,糧食和人口是能夠打贏戰爭的硬核條件,充足的人口就有充足的兵源,充足的糧食就能夠保障士兵持續的作戰,不管東吳如何養精蓄銳,人口和生產力的劣勢是無法改變的。
其次,魏蜀吳鼎足而立時,三國在軍力和政治外交上處於一種均衡態勢,蜀國聯合吳國時常一同抵抗強大的魏國,誰也滅不了誰。吳國為了奪取荊州,不惜與蜀國開戰,還殺了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致使蜀國傾全國之力討伐吳國,打破了孫劉聯軍抵抗曹魏的局勢。雖然吳國最終擊敗了蜀國七十萬大軍,但是吳國精銳盡喪,可謂兩敗俱傷,失去了聯合抗晉的實力和誠心。蜀國滅亡後,晉國得蜀國領地和二十萬降兵,勢力大增,吳國無力單獨抵擋晉國的進攻,滅亡那是情理之中。
最後,吳國明面上是養精蓄銳,但實質上內部權鬥依然不休。孫權老年後多疑,屢次更換太子人選,導致政局動亂,派系林立,並互相攻訐,消耗了國力,導致了軍力的下降。吳國末帝殘暴成性,最終投降了晉國,天下三分歸於晉。
當今世界,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三國時期的權謀精彩絕倫,孫劉抗曹的典故是我們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依然對我們後世有著積極的借鑑作用,是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
其實東吳的滅亡是註定的,因為多方面的原因,需要細細說來,東吳集團可以說從根爛的枝。從君主到兵卒面對司馬氏的進攻根本就沒有像樣的抵抗。戰鬥可以說是摧枯拉朽一般,聽我細細分析。
一,樹根—孫權
孫權的晚年是相當的昏庸。對陸遜的無端猜忌致使他含冤而死。陸遜大家都很瞭解,當初夷陵之戰時,若不是陸遜只怕東吳有亡國之禍。
在立儲這方面也是昏招連出,猶豫不決,導致太子和魯王爭鬥不住,內耗嚴重。
二,樹幹—孫皓
東吳的末代皇帝孫皓荒淫無道,嗜殺成性,驕奢淫逸。可以說描寫亡國之君的那些形容詞都能用到他的身上。可以用精神病患者來描述他,逼死了扶持他上位的朱太后,過河拆橋兩面三刀。對擁立他的大臣也不手軟,發明了很多酷刑,導致人心盡失。
三,樹枝—諸葛恪
東吳名臣諸葛瑾之子,諸葛亮之侄。東吳後期的權臣,可惜德不配位,他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剛愎自用,不聽人言。不知進退,導致東吳與西晉的交戰中大敗,損耗了東吳很大的國力
四,樹葉—兵卒
東吳後期上樑不正下樑歪,兵卒一味依賴長江天塹,疏於訓練。整日混吃等死,軍心渙散這樣的軍隊如果能打勝仗那對手得多麼的無能
總而言之,整個東吳忙於內鬥,一點居安思危的意識都沒有。還不如蜀國,與其說是被西晉打敗倒不如說直接投降了,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