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映山紅22
-
2 # 姜白的樹洞
中國的傳統節日,基本都處在農閒的日子。
比如端午節在繅絲之後、插秧之前,中秋節和重陽節在稻子孕穗的間隙,等到一年的農活忙完,人們就可以迎接冬至了。
和西方人六天勞作、一天禮拜一樣,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恢復生產力創造的娛樂活動。
而每年播種前長達十五天的春節,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民間說春節的由來,是因為叫“年”的猛獸在臘月三十作怪。
因為年獸怕響、怕紅、怕光,人們就放鞭炮、穿紅衣、掛燈籠把它驅逐。
撇開這神話的理想光環,春節究竟是怎麼起源的呢?
早在殷商的時候,中國就有在年頭年尾祭祀的習慣。
因為當時生產力有限,青黃不接的冬天裡麻衣不足以禦寒、存糧不足以支撐南征北戰,國與家的社會活動統統叫停,人人關門閉戶把熱量消耗降到最低——這叫“窩冬”。
等到白晝變長、天氣回暖,大家為活著回到土地上耕種歡欣鼓舞,把小心儲備了一冬的糧食拿出來祭拜天地神明、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然後大肆吃喝一場,以免陳糧腐壞。
在劫後餘生和難得飽腹的喜悅裡,春節成為希望的化身。這種大舒一口氣的慶幸,沒有擔憂過匱乏的人大約很難體會。
不論是端午、中秋還是春節,都是隻講“農曆”的時代流傳下來的節日,帶有農耕文明的印記。
傳統中國靠農耕發家,有鄉土社會的內在結構和外顯特點。
今天的春節,還留有鄉土中國的縮影呢。
感謝邀請!過年,過的是平時享受不到的日子。若平時的吃穿用很平常,過年可以特殊點,吃點好的,穿新的,用新的。若平時吃得好穿得好用得新,過年就平常心好了。若平時忙,不得閒,過年就好好休養休養,若平時很閒,覺得很無聊,過年也可以去做幾天節日工作!總之怎樣開心快樂怎樣過就好。我近十年過年期間都在工作,我專門挑年節期間去頂替別人工作,讓有家的人跟家人團團圓圓快快樂樂的過大年,也是我過年過節最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