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候佳音123
-
2 # 當歷史如塵埃
說到趙宋王朝,免不了聯想到古羅馬帝國。同樣是政治清明,同樣是社會安定,關鍵是後期同樣有錢,所以同樣是一遭遇外族入侵,分裂(宋分南北,古羅馬分東西),最終同樣免不了走向歷史的塵埃。當然,趙宋王朝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應該是較不如古羅馬。
題主問的,我想用一句俗話說:物極必反。趙宋因為重文輕武,軍事實力大多歸於禁軍(號八十萬)。有宋一朝,皇帝老子都比較禮賢下士,重農重商,而且長期不苛重稅,所以經濟發達,這也導致了民間不尚武。且老百姓有錢了,當然就重情享樂,奢靡之風盛行。《清明上河圖》某種情況下,也反映了這一現象。日積月累之下,國家不重視,民間不在意,你再有錢,也抵不了別人拳頭大。所以一遭敗亡,情理之中。
-
3 # 大師神馬是大師
這個問題本質是靖康之難為什麼會發生,這是我的朋友的一篇文章,請參考
-
4 # 卑微的活著
《清明上河圖》歷十年畫成,最早由北宋宮廷收藏,後為宋神宗向皇后族人所藏。靖康之禍後流入金國。張擇端生於1085年,1145年去世,《清明上河圖》可能在“北宋 宣和(1119-1126)後期完成,靖康之變發生在宋朝的1126-27年。
《清明上河圖》描繪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
而之前宋和遼於1004年訂立澶淵之盟,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宋遼雙方經過上百年的和平,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滅遼。
靖康之變是指宋朝的1126-27年,來自北方的女真族攻陷北宋京師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擄走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及幾乎全部宋太宗一系的趙宋皇族、后妃、官吏及逾十萬首都平民的重大戰爭及災難。
清明上河圖只是描繪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然而金國強勢崛起於東北,並迅速消滅掉遼國,然後又南下攻打北宋,可以說北宋國內的情況和“國際”的局勢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唯一的關係就是因為北宋朝廷的短視,背棄和遼國的“兄弟”關係,連金滅遼,而且北宋的戰場表現和多次違背約定導致金國迅速南下,這次災難不是民間能左右的。
-
5 # 白石61
在古代,甚至當今世界。各民族相互用武力的手段爭霸。爭奪地盤。重文輕武的政權是很難維持下去的。北宋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
6 # 鑨櫳瀧爖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個更小的問題,就目前咱們接觸的藝術作品來說,真正寫實,與當代生活完全匹配的有多少呢?
衣食足而知榮辱,張擇端的作品實為驚世,無可挑剔,但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肯定畫中景象和現實有一定差距,和更高階的國家政治更是有偏頗,再者,政治瞬息萬變,外界因素變化太大,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個人認為,圖中景象和突然衰敗的國家之間並無直接關聯
公元1101年張擇端作《清明上河圖》,而公元1126年發生了著名的“靖康之難”,這是為什麼,反映了哪些問題,有什麼值得借鑑的?
回覆列表
這中間有個時間段,二十多年,清明上河圖反映的是民間的現狀,靖康之變的發生發生主要在朝堂中。
造成靖康之恥的因素大概有三點:
朝廷腐敗,沒有危機意識。皇帝昏庸,聽小人,遠賢人。忽略了金的侵略野心,國防做的不到位。 最終在北宋靖康二年四月(1127年)金軍攻破北宋首都東京(今河南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