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起出去玩
-
2 # 中華崛起2021
關於恐龍滅絕這個話題爭論了很久
有氣候論,火山論,造山運動論,海潮論,行星撞擊論等。
比較主流的說法是隕石行星撞擊論,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
以前認為是隕石撞擊地球,現在看來這種推測純屬瞎扯淡!
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撞擊地球,撞出來的坑有多大?難道地球只是皮外傷?按這種規模的撞擊,至少撞出直徑幾百公里、深20公里以上(每秒20公里速度的最低阻力值)的大坑,以及高度最少10公里以上的環坑山。這樣的結構不可能在地球上憑空消失!
那些行星撞擊地球論的人太想當然了,最有可能的是火山噴發,大面積火山運動導致鋪天蓋地的有毒氣體、遮日灰塵、酸雨等導致一系列生態反應,讓體型龐大的陸地生物無法生存,而體型小容易躲藏的、和海洋生物就逃過一劫。
而隨著這種大面積火山爆發引起的一系列作用下,也使得大量物種為了適應新環境被迫進行物種過濾,首先不能抵擋有毒氣體及煙塵侵害的生物基本上就退出了,而能捱過去的大型生物都是有生存下來的理由的,比如大象、河馬這些現在陸地體型最大的動物,可以在水裡避
開或降低氣體煙塵的影響,還有鱷魚、野豬、大型野牛類,都在這些方面有先天優勢,這讓它們的種群得以延續。
海鮮生物就更不用說了,火山爆發對它們的影響
幾乎沒有,所以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在海洋而不是陸地,體型巨大的鯨魚能活到現在就是最好的證明。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人們仍在不斷地研究之中。
主要觀點還有以下幾種:
1、氣候變遷說
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2、火山爆發說
因 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火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3、造山運動說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乾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後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草食性恐龍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一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終至在地球上絕跡。
4、物種爭鬥說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齧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5、海洋潮退說
根據巴克的說法,海洋潮退,陸地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
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歐洲這種島嶼大海魚手機加瓦站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以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問題。
6、物種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間長達一億數千萬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於導致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