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方有個大傻妞
-
2 # 歷史上的小書童
大家好,我是愛做問答的小童。關於清朝公主和親的問題,首先我們可以明確一下發生和親的背景。和親是統治階層一種常見的政治手段,目的是透過和親達成某種親戚關係,以親戚聯姻來獲得紐帶,進而獲得邊境的穩定和經濟貿易的發展。往往出現於朝代更替時期,也就是不穩定的時期,透過這種手段來謀求短期的和平發展。一般情況下是處於劣勢一方主動向強勢一方提出並配備待嫁的公主。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公主們來說,這種情況下他們已經屬於一種統治者們的工具而已,自然更談不上兩情相悅了,那種封建社會婚姻不自由,隨意匹配的情況下,是沒有選擇的餘地,沒有發表自己意見的空間。雖然生於帝王家但是也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所以和親的公主們默默無聞也就很正常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嫁的對方也不知什麼脾氣性格,不知道年齡是多大,更不知道對方早已經娶了幾房太太,還被冠冕堂皇的冠以 為了祖國大事奉獻的高尚情操。所以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很難過得開心,活的順心。
我們可以把王昭君的例子說明一下,她去了西域,卻完全從新開始去體驗經歷生活,衣食住行,人情世故等等一切。最關鍵的是前前後後嫁給3個人,包括叫自己“母親”的“兒子”,最終由於而亡。所以生活體驗可以借鑑一下,想必唯一不同的就是王昭君比較有名,那隻能說是命比較好一丁點。而清朝格格們就只能這樣了,默默無聞一生,勉強度日而已。
這也就是大都無聞的原因,而這並不是自己所能選擇的,來自帝王家的缺點。社會背景和環境決定了這一切。
古代的公主大多都是極為不想成為和親物件的。一旦有少數民族的人前來中原王朝中求娶一位和親公主下嫁給他們的首領,這一個訊息瞬間就會讓宮中的許多女子變得坐立不安了,因為宮中的女子都不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親人成為那名和親的公主。而有時宮中雖然有不少公主,但是她們不符合和親條件時,就會從其他宗室女當中挑選出一名女子,或者隨便冊封一位官家女子以及宮中的女子封為“和親公主”,來完成和親使命。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子女的婚姻是由不得自己的,包括公主也是,即便不去和親,也是由皇帝皇后決定婚姻去向的,儘管如此,但是嫁給不同的人也會有相應的結局。和親,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公主必須要告別自己從小生活的地方,遠離家鄉,遠離習慣的生活,遠離習慣的習俗,重新適應和自己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這對於從小衣食無憂、養尊處優的公主來說,無疑是一件巨大的挑戰,面對未知的生活,不管是誰,第一反應都會是牴觸。
古時候其實她的母后以及父皇其實都是捨不得的,但是為了整個國家和天下子民的未來,不得不這樣做,所以說這也是當時最無奈的,公主都很抗拒,因為邊疆基本上都是少數民族,而公主一直生活在漢族,民族不同,他們的生活習慣,少數民族的男子一般都比較粗魯,以及平常相處的習慣,甚至是遇到事情處理的方式大不相同,再加上公主自己從小也是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從來都是被人順從她,這下她嫁到了這裡,她就必須慢慢的適應這樣的生活,所以說落差大,所以說公主當然是不願意的。
環境上的不適應,倒是可以慢慢的去適應,但大家都知道身為遊牧民族的匈奴,常年都生活在戈壁沙漠面板黝黑粗糙,性格極為狂放不懂得什麼叫溫柔,尤其是匈奴的性觀念,和中原地區極為不同,比如匈奴單于的改嫁制度,在大單于死後居然還能改嫁給大單于的兒子,這在中原地區是道德淪喪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