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駕駛教練老劉
-
2 # 汽車投訴網
隨著社會發展,現在人手一張駕照已經成必要的技能之一,但是與國外不相同的學習與考試方法,我們國家更多的還是應試教育,導致很多學員即使在駕校能夠很順利的考取到駕照,但是真正上路的時候卻發現完全跟駕校教的東西不同。例如參照物、各種倒車入庫或者轉彎的點都沒有了,這就是我們國家學習駕照的一個弊端。包括小編在內,當時考取駕照之後想要真正駕馭車輛的時候,才需要另外在現實路況上去學習。但不管怎樣,始終記住一句話,就是要膽大心細。
至於如何通過後視鏡變道,我們能從網上找到很多比較形象的圖片講解、影片講解。車輛上的三塊鏡子:左、右後視鏡和中央後視鏡對我們行車過程中都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行駛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時不時觀察這三塊鏡子,避免潛在危險。
一般來講,透過觀察車子在後視鏡中的面積,來判斷能不能變道是比較通用的辦法,有實驗證明:後車佔到後視鏡1/2的時候,前後兩車的距離4.6米,這種情況下強行變道是有點危險的。簡單說,後車在後視鏡中的佔比只要不超過1/3,變道基本都還好,這個也是比較通用的懶辦法。變道的時候也切記要提前打起轉向燈,且變道不要猶豫,一定要果斷。更多是要多練習,鍛鍊自己的車感。
變更車道,通過後視鏡觀察併入車道車輛影像佔鏡面比例大小和該車輛影像處於鏡面的位置,來判斷與該車的距離,下面這張圖片差不多是這種變更車道時車距判斷方法的始作俑者,後來幾乎所有的類似這方面的“秘笈”,都脫胎於它!
比如:
再比如:
還有:
以上所有試圖用量化的標準來完成車輛動態行駛中的變更車道操作,都屬於被動變更車道操作,因此老司機會對此不屑一顧,而新手司機則會“奉為寶典”,實際開車會深受其害,總是在變更車道時內心恐慌!這一點相信提問的朋友深有體會……
貨真價實的老司機,對於各種路況下的變更車道,總結出了一句話:單車讓、串車擠。
單車讓,是指在道路通行順暢的情況下,各車道行駛的車輛密度不會形成“汽車列車”形態,一輛或幾輛車之間,一定會存在變更車道的安全空間,主動調整車速利用車輛之間形成的速度差,類似排球比賽扣球時利用的時間差一樣,主動創造出變更車道的空間與時機,主動完成併線。
而本車道和即將變更車道內的道路空間,可以在不超道路最高限速的基礎上,有充分加速主動拉大與原車道內行駛車輛距離的空間,加速向前主動尋找變更車道的空間與時機,更為主動!
就像提問裡描述的情況一樣,道路擁堵的情況下,根據行駛需求或避讓路障時,變更車道就需要“擠”的操作才能實現!
在這種車輛速度相對一致、車距相對固定的行駛過程,後視鏡中後車的距離,以教條的變更車道安全車距的方式進行是無法完成的。
所謂的“擠”,是禮貌的持續開啟轉向燈,向受影響車輛示意變更車道的需求和表達謝意/歉意;以持續以小角度貼向需要駛入車道的車輛動態語言,向受影響車輛明確表示本車變更車道的迫切需要和本不想影響別人的態度;根據後視鏡觀察受影響車輛的速度變化,這與鏡面反射中的後車影像大小沒有關係,比如說他已充滿鏡面,但已經出現減速趨勢,可以明確判斷是在讓道,保證前方空間安全適當加速駛入,儘量不要迫使讓行車輛踩剎車,也是對其表示謝意的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