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雙2
-
2 # 神燈新媒體
汶萊位於東南亞加里曼丹島西北部,陸地上與馬來西亞接壤,北面瀕臨南海,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汶萊國土面積5765平方千米,人口約43.4萬人,2018年GDP達到146.95億美元,人均GDP達到33824美元,世界排名27,亞洲排在卡達、新加坡、阿聯酋、以色列和日本之後,位列第六,成為名副其實的富裕國家。汶萊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早在6世紀時就建立了國家,而且與中國古代王朝保持交往,因此汶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13世紀時伊斯蘭教開始傳入汶萊,汶萊逐漸伊斯蘭化。14世紀至16世紀時汶萊一度發展壯大,國土包括菲律賓南部、沙巴和砂拉越。元末明初時期,中國福建移民黃森屏來到汶萊,並組建了自己的隊伍,由於黃森屏實力較強,渤泥國蘇丹馬合謨沙就與黃森屏合作組建了新的汶萊國,黃森屏成為汶萊的國王,現在的汶萊王室奉黃森屏為祖先。此時的汶萊與明朝交好,成為明朝的藩屬國。從16世紀中葉開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西方國家先後入侵汶萊,1888年汶萊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華人控制了汶萊的內政、外交和國防大權,甚至連汶萊王位的繼承權都要經過英國殖民當局的批准,汶萊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實際上就是英國的殖民地。1941年-1945年,由於汶萊盛產石油,而石油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日本為了控制汶萊的石油資源佔領了汶萊。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英國捲土重來,重新控制了汶萊。汶萊人民為了獲得民族獨立,同英國殖民當局進行了長期的鬥爭,最終於1984年獲得完全的獨立地位。獨立以後,汶萊蘇丹政府大力推行“馬來化、伊斯蘭化和君主制”政策,鞏固王室統治地位,重點支援馬來族等本土經濟,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嚴格維護伊斯蘭教義。汶萊在以前也是非常貧窮和落後的,汶萊的發家致富與海灣石油富國有點相似。20世紀20年,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發現,汶萊經濟開始較快發展,逐漸形成了以石油和天然氣開採與生產為主的產業結構。截至2018年底汶萊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4億桶,天然氣儲量為3900億立方米。近年來,汶萊石油日產量控制在20萬桶以下,是東南亞第三大產油國;天然氣日產量在3000萬立方米左右,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汶萊經濟以石油天然氣產業為支柱,非油氣產業均不發達,汶萊之所以邁入富裕國家行列,也是得益於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但是,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汶萊的油氣資源儲量預計將在20年內耗盡,汶萊不得不進行長遠佈局,否則一旦油氣資源開採完,那麼汶萊的經濟將陷入嚴重衰退。為擺脫單一經濟結構的束縛,近年來汶萊政府大力發展油氣下游產業、伊斯蘭金融及清真產業、物流與通訊科技產業、旅遊業等,加大對農、林、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積極吸引外資,推動經濟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而摩拉島煉油廠和石化專案就是汶萊政府引進的最大外國投資專案,該專案由汶萊政府和浙江恆逸石化共同投資建設,專案佔地面積260公頃,總投資為34.5億美元,年加工800萬噸原油,投產後可望實現年產值55億美元。該專案的建設不但可以解決汶萊上千人的就業問題,而且將是汶萊未來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是汶萊在石油開採下游的重要佈局。汶萊之所以能夠加入世界富國行列,主要得益於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開發,不過由於油氣資源儲量將在未來20年耗盡,汶萊為了能夠持續發展下去有進行了新的產業佈局,這將為汶萊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回覆列表
在上世紀70年代,汶萊在其海域發現大量油氣田。汶萊引進了外資及技術對這些油氣田進行了有效開採,並大量出口,由此完成了由窮國向富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