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應急消防員之家

    南極冰面情況複雜,密集冰區航行時,受濃霧影響,意外與冰山相碰。船配備了雷達,為什麼探測不到冰山?因現在的雷達尚無法區分冰山和大片浮冰

  • 2 # 模範網民

    配了雷達,“雪龍”號為何還會撞上冰山

    專家解釋:船載雷達訊號難以區分浮冰和冰山

    “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於臺北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碰撞,無人員受傷,船舶動力裝置、通訊導航裝置執行正常。

    船隻配備了用於識別礙航物的雷達,為何還會撞上冰山?一名有著南極海區航海經驗的船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極區航行,船載雷達是有效的探測礙航物的手段,但這種手段也有弊端,比如根據反射回來的訊號,難以區分浮冰、冰山。自然資源部在情況通報中也提到,“雪龍”號是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

    “阿蒙森海海域是南極冰架崩解底部融化最強烈、前端崩解最活躍的地方。”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程曉教授告訴記者,1月13日至20日連續8天的衛星影像顯示,該海域存在大量碎浮冰,夾雜有小型冰山,受沿岸下降風影響,浮冰整體向北漂移,對“雪龍”號航行產生一定影響。

    對比該海域2018年同期衛星影像,程曉發現,2018年該海域內浮冰較為穩定,多為大面積浮冰;2019年破碎浮冰大增。天氣條件方面,2018年與2019年該海域內的雲量變化均較大,但2018年氣旋條件較為穩定,因此海冰情況較為穩定,海冰邊緣線較為清晰;2019年氣旋活動較為強烈,導致海冰破碎度較高。

    極地緣何會出現濃霧,這是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上述船長表示,環南極大陸常年存在的繞極地低壓槽區,把大陸高壓區團團圍住,像一個封閉的生命禁區。低壓槽內經常有繞極地氣旋活動,同一時刻環極地可以存在4—5個以上中等強度以上的繞極地氣旋,氣旋會把西風帶的暖溼氣流帶到高緯度寒冷海區,形成大面積海霧。當氣旋過境或低壓槽控制區域,容易出現濃霧(海霧)天氣,嚴重影響航行安全。

    該船長分析,南緯55°—65°之間,是西風帶氣旋和繞極氣旋活動區域,風大浪高,靠近岸邊浮冰和冰山較多,航行條件比較複雜。“冰山、浮冰、濃霧,三者疊加,更加增加了濃霧中冰區航行的風險。”

    此次事故中,碰撞冰山時“雪龍”號船速為3節(約5.56公里/小時)。這樣的航速會產生多大的衝力,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該船長同時表示,不同船舶的巡航速度不同,一般經濟航速是10—15節。3節的速度比正常人走路的速度還慢,這已接近破冰速度,也是業內認可的安全速度。但他同時表示,雖然速度不快,但作為2萬噸的破冰船,“雪龍”號由於慣性會產生不小的衝力,碰撞會對船殼造成一定的損傷。

  • 3 # V5之師

    因為現在的雷達沒法區分冰山和大片的浮冰,雷達無非就是調它的增益,如果增益大,看起來就是一片全是,要調低它又不敏感,所以根本無法區分,我們需要發展新的技術了。

  • 4 # 英武

    1.雷達對於冰山與浮冰實在是無法區分開來,增益調大,雷達看到的幾乎就是全屏都是“障礙物”。

    2.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雪龍船還專門安排有瞭望員人工進行觀察;但是,因為此次雪龍經過的地方,我們人類對這片地區的熟悉程度,還沒有對月面豐富!而在此次經過的時候,天氣突然起霧,直接導致人工觀察“失能”,出現意外。

    3.還是說明一點兒,人類在極地的活動,還需要更好更多的技術手段進行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哭的時候你家狗狗會陪著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