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會美麗
-
2 # 暮顏243405734
這個可難不倒我!小時候我就在農村長大,種地這活,也參與過,雖然那個時候還小,因為爸爸在城裡工作,家裡的農活便落在了媽媽的身上,弟弟還小,我也很懂事,有空就幫媽媽幹農田的活,特別是搶種的季節,牽牛去耕田,插秧,鐵鍬翻土,曬土,播種,一行行,全都是原始手工撒播,澆水施肥,有時一整天都忙不完,叔叔嬸嬸也會來幫忙。印象中雙搶每年上半年4.5,月份,下半年8,9月份是最忙的季節。
收成好了,農作物賣個好點的價錢,額外還可以有好吃的,比如油條,混沌,剁膜等,記憶中這可都是嘴饞的好東西啊 ,於是盼來年有個更好的收成。但也要有多的土地,農村的地兒,都是按戶頭分的面積,我爸爸戶頭在城裡,地相對少些,也是緊挨著叔叔伯伯他們家,人少面積小,為了區別一下,會在2塊地之間,每家都空出一點面積,不種任何莊稼,時間一長,就是一條硬板小路,在入口處種一棵樹或小石墩區別,後來,條件好了,家家會在自留地打一口井,或修葺溝渠,統一澆灌,農業的不斷髮展,新收割技術也在農村被廣泛運用,大大解放了勞動力。於是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大片土地荒蕪,田埂也不再那麼重要,地有人管人在外打工就是安心的,所以單個的小塊地都被合併承包,村村通路,通車,儼然一個現代化的新農村
再後來,有些人覺得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農村人也轉變思路,充分利用當地特色資源,打造農村田園風光,吸引城市職工紮根農村搞承包創業,開闢第二產業,農家樂,鄉村遊,異常火爆,過去那種小農意識的梗已經淡化,至於田埂,那都不再是問題,只要能拉動經濟,就是硬道理。家鄉的新農村可是越來越好了。
-
3 # 圓有缺
對於在農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來說這個閉著眼睛都能想上來。
最初的時候是村裡大隊按人頭分地,一家多少人多少地。算出來了就開始拿號,就算是抓鬮,確認各家的地塊在哪,挨著誰家。我們這邊的地塊一般都是方形的,分好了地以後村裡的幹部拿著尺子量好了之後在地頭上做個記號,相鄰的兩家為了讓這個記號永久保留就在記號處埋一塊磚或者立個石頭柱子或者釘一根鐵棍等不容易損壞的東西。
記號做好了,兩個人站在地頭對望,再一人拿著秸稈在兩人的指揮下每隔一段就插根秸稈,這樣做出來的田埂是直線。兩點一線嘛,這樣就確定好了各家的地的邊界。然後在插秸稈的地方做田埂。
一般這個田埂是不動的。也有可能會因為機械化作業傷了田埂,時間長了兩家只要再重新確認一下邊界就好了。
回覆列表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
處理地鄰之間的地界問題
勞動人民運用的智慧
方法看似平凡卻包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
相鄰的人家會碰到一起 共同商定和確認地界位置 雙方沒有疑義後 會在兩家地界中間位置埋設標誌物 標誌物要能夠長久存在 不會因為耕種而消失 如果放石頭 木樁 等標誌物會耽誤田壟的養護 智慧的家鄉人 深挖半米的土坑 然後把柔軟又耐腐蝕的鋼絲繩捆上鐵棍 將鐵棍端深埋地下。鋼絲繩一段漏出即可 方便倆家人隨時查詢地界位置
主要還是需要地鄰人家的和睦相處 這樣就不會產生多佔少用地的情況
現在衛星定位技術也普及 可以用此技術幫助丈量和定位 留存一份土地位置備份 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土地 最美的最厚重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