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M說健康
-
2 # 使用者4120614817508827
我的主業是中醫,科室每年都開展穴位敷貼。不同醫院,穴位敷貼選用的藥物不一樣,一般主要藥物有白芥子,細辛,川芎,延胡索,麝香,冰片等,不同病情,需要再配合不同藥物。
治療同一種疾病,在同一穴位上用藥不同,療效也有差異。如同為治療哮喘的貼敷方,哮喘丸(白芥子、元胡、甘遂、細辛、丁香、肉桂、生薑汁)的療法就明顯優於哮喘糊(天南星、白芥子、生薑汁),說明藥性也起著一定的作用。有的根據病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貼敷部位或穴位,則更顯示出穴位和經脈的作用。如咳嗽貼天突。定喘、肺俞有顯著療效,而貼敷它穴或非穴位則療效不顯;遺尿、痛經貼敷首選神闕穴。
艾灸可以配合穴位敷貼,前提情況是有醫生處方,明確穴位敷貼藥物的種類和劑量,以及是否需要配合使用。
穴位敷貼對好多種疾病調理都有幫助:呼吸科的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婦科的宮寒,月經不調,痛經;疼痛科的頸椎病,腰椎病,關節炎;兒科的反覆感冒,體質虛弱;消化科的胃炎,腸炎;穴位敷貼都有作用。
穴位貼敷療法的作用機理比較複雜,可能的機理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與調節作用;二是藥物吸收後的藥效作用;三是兩者的綜合疊加作用。穴位貼敷作用於人體主要表現是一種綜合作用,既有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藥物本身的作用。首先是藥物的溫熱刺激對區域性氣血的調整,而溫熱刺激配合藥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藥物的功效,多具辛味的中藥在溫熱環境中特別易於吸收,由此增強了藥物的作用、藥物外敷於穴位上則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了經氣,調動了經脈的功能,使之更好地發揮了行氣血、營陰陽的整體作用。
艾灸分為:艾卷灸,艾柱灸,溫針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雷火神針灸,太乙神針灸,長蛇灸,核桃灸……種種不同。
穴位敷貼,配合艾灸,有醫生開藥處方建議使用,是可以同時使用的。但切記萬萬不能自己擅自使用!
回覆列表
三伏貼期間能夠艾灸,兩者不會產生衝突。
具體分析:
在三伏貼期間艾灸不僅沒有衝突,而且會增加冬病夏治的效果,但是前提是必須對證,中醫很講究辯證論治,凡是虛寒證的效果很明顯。
注意:
三伏貼是穴位敷貼的一種,只要辯證準確,他們之間會相互配合增加療效,辯證或用藥不對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的。
艾灸是什麼:
艾葉製作成艾柱或艾條透過燃燒產生近紅外和熱量作用於人體穴位或特定的部位,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的自然療法。
艾灸起作用的原理:
1、一方面是用熱力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溼等效果
2、另一方面是藉助艾草本身的藥力,因為艾草是中藥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條經絡的藥物,最終將艾草定為施灸的主要原料;
3、第三個原理是根據身體情況灸不同的穴位,使用不同的施灸手法。
三伏貼是什麼:
三伏貼在三伏天(小暑和立秋之中,按農曆計算,一般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到8月的上旬)裡廣泛應用,被認為具有“冬病夏治”的功效,對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洩;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具有治療和預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