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罈子44874384

    袁世凱的一生,極具爭議。

    要聯絡起來看,一是”戊戌政變”前中後的角色,袁對興辦新學,立憲,強軍等,都是積極主動的。二是”辛亥革命”前中後的角色,如果想要保清廷,壓制武昌起義,他的新軍早就動手了。三是搞”君主立憲制”前中後的角色,他對孫中山提出學西方”三權分立”(孫甚至提出要”五權制衡”)的憂慮,主要是擔心中國陷於動亂分裂。要看到,當時西方列強對一個動盪而羸弱的中國,正在虎視眈眈。

    袁稱帝不得人心,內外形勢急迫,致使其對”君主立憲制”的準備與實施考慮不周,是一個重要方面,表現在他的輕信(對其長子),與舊帝制的區分不明顯(原是清廷的重臣),變更國號(中華帝國),以及其選的服飾(又是長袍大褂),等等。

    再反觀孫中山,在二次革命後,孫面對各地軍閥割據已成形,及西方列強的誘逼與脅迫,孫之所以放棄了與袁較量時堅持要搞的”多黨制”,反而決心從蘇聯引進”一黨制”,其實,與袁世凱的想用”君主立憲制”穩住中央集權體制這個中國的政治傳統,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袁死的早,也是好事,給舊民主主義革命奠了底。之後再創立新中國的過程,也就沒有那麼多歷史包袱了。

  • 2 # 一壺濁酒喜相逢

    復辟做皇帝滿足個人的帝王夢,或是有意搞君主立憲?這個問題也讓當時和後世許多人心存疑惑,搞不明白。大家都清楚,袁世凱從基層一步步混到中華民國大總流的位置,一定是一個特別特別聰明的\高智商的人,比任何人都瞭解當時的局勢和民心所向,為何倒行逆施,違背民意做"洪憲皇帝"呢?有人說是受到兒子袁克定和手下謀士蒙弊,死時還大呼"XXX害了我″,依本人觀之,可能性極小,袁大總統是那麼容易被騙的人嗎?有幾個人敢騙?毛病極有可能出在自己身上,"洪憲皇帝"中帶有"憲"字,與君主立憲一定有著極大的關糸,有可能是袁世凱感覺在中國的地盤上,皇帝的權力比大總統的權力更集中,能夠更好的君主立憲,別一方面推翻了大清期,威望和實力,天下無人能比肩,有點澎漲了,有點漂漂然了,有點忘了自己姓什麼了,加之歲數也大了,身體也有毛病了,人變老糊塗了,一意孤行,恢復帝制。其結果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又氣又恨,後悔加無奈地一命烏呼了。

  • 3 # 世外桃源ok

    袁世凱做皇帝,主要是考慮到後代,可以代代相傳。皇帝和總統權力應該差不多,但總統靠國會選舉產生,而皇帝從古到今是是世襲制。

  • 4 # 和古人談心

    我認為袁世凱是想在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同時實現皇帝夢。一,袁世凱任中華民國總統,早已看清世界大勢和民心所向,不可能回到君主專制。二,袁世凱頒佈的皇室新範,如宗室犯法與庶民同罪,親王可做軍官,但不能成立政黨,也不得在政府任重要職務,永久廢除太監製,王室成員及親戚不得經商,與民爭利。從中能窺見君主立憲制的端倪。三,君主立憲制雖然限制了皇帝的權利,但其優越性顯而易見。治國理政出了問題,內閣負責,皇帝沒什麼事。就是民怒沸騰了,內閣倒臺,皇帝安然無恙。更重要的一點,立憲制的皇帝可以世代相傳,不用擔心改朝換代。君主專制就不是這麼回事,對繼承人要求很嚴,一不小心,身死國滅。袁世凱太遠的擔憂是無需去想,就眼前這幾個兒子,就不是做專制皇帝的料。袁世凱比誰都清楚。所以君主立憲制是他必然的選擇。可惜他選錯了時機。中華民國已歷四年,民主共和早已深入人心。孫中山先生說了,世界大潮滾滾向前,袁世凱偏要逆潮流而動,怎麼不會被時代的驚濤駭浪所湮沒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軍撤走之後,俄羅斯第一時間在曼比季地區進行軍事巡邏,這件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