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990gg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男人30歲更多揹負著對家庭,父母,老婆,孩子的責任,自己雖有想法那也只能擱淺,因為需要更多考慮平穩性,以求穩為中心,不是不能去做,可以附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規劃,做到心中有計劃,不慌不亂,再次基礎上更應和家人積極溝通,相互理解,支援。把所有能預測和為未預測到的事考慮清楚了,我想成功的可能性會很大,加油↖(^ω^)

  • 2 # penny2010520

    在你沒成功之前不支援很正常啊,一件事情80的人認為這個可以做能做你一定不要做,因為已經沒有市場了!我覺得每一個人,不管男人也好女人也罷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能力,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不要問別人,關鍵還是你,你自己夠不夠堅定,想要的慾望強不強烈

  • 3 # 養心玲

    “男人到了30歲有的事情不能按自己想法做,老婆不支援,親人不理解”。老婆不支援親人不理解,都有她們的理由,當然你也有你的理由,這些個理由其實都沒有對錯之分,因為各自的立場不一樣。下面試著分析一下:

    你的角度是——我可以怎麼辦?

    30歲的男人,以前的身份是兒子、男友,現在的身份是兒子、丈夫,如果有了小孩,還多一個身份:父親。特別是作為丈夫和父親,承擔著小家庭的生存與生活,可以說你的每一個決定每一件事情都影響這個家庭未來的幸福指數、安全係數,還有孩子的教育保障等問題。

    這個角色的轉換註定你作為男人有闖蕩的動機奮鬥的動力敢冒風險敢嘗試,你的出發點是要讓家庭生活質量更高,你考慮的是為了讓老老少少過上好日子“我可以怎麼辦?”

    老婆的角度是——“你萬一失敗怎麼辦?”

    你老婆作為女人,家就是一切,你和孩子就是一切,她不需要大富大貴,只需要家庭穩定,家人平安,健康;她的的出發點是安穩第一,小富即安,她擔心的是“你萬一失敗怎麼辦?”

    親人的角度是——“你就應該這麼辦!”

    而你的親人特別是父母的出發點是希望你們和睦和順,一家人和和氣氣,作為過來人,他們的想法就是“你應該這麼辦!”,你的責任就是讓這個家存續下去,不用去折騰,老婆孩子熱炕頭比什麼都強。

      有了上面的分析我們再回到問題本身——有的事情是指的什麼事情,牽涉到哪些方面,特別是財力物力的問題。

    舉個例子:家底10萬。你想創業。

    你的想法可能是要把10萬做槓桿做抵押再貸個10萬,然後目標是能掙到50萬甚至更多;

    你老婆的想法就是不能這麼搞,萬一虧了呢?10萬貸款怎麼還?家底都搭進去了,孩子的奶粉錢都沒了,學費怎麼來。

    你的父母親人則會這樣想:10萬給老子存銀行裡去,好好的過你們的小日子得了,創什麼業?!

    分析到這裡,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把你的真實想法,做一件事情的成本、風險、成功的機率、哪些資源等等等等和大家講清楚,正式做事前達成共識,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援,就OK了——“家和萬事興”嘛!

    最後還補充一點的就是,有些事情,女人、老人的想法和建議多聽一聽對男人做事沒壞處只有好處。“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更何況都是自己的家人,他們的心都是向著你是為你好,這一點是其他任何人也做不到的。

    【感謝閱讀。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喜歡可以點贊點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總是向女人借錢,這樣的男人是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