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恢復偶然法
-
2 # 星下靜思
先秦時期軍事象司馬法說過:“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就說明了,一個國家和平時不能忘記備戰,忘記備戰在戰爭來臨時必然危險;也不能好戰,頻繁戰爭必然滅亡。蜀國即犯了好戰的錯誤。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先是發動平定孟獲的戰爭,隨後是開始了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均無果而終。姜維接班後,更加窮兵黷武,九伐中原,終於在最後引狼入室。讓鍾會、鄧艾兩軍分兩路攻西蜀,姜維縱有三頭六臂,只能抵擋一路,結果讓鄧艾出寄兵度陰平,搶江油奪涪城,斬殺諸葛瞻取綿竹,兵臨成都。劉禪左右權衡,開城投降。
此時的成都,尚存兵馬十數萬,外有姜維在劍閣迎戰,劉禪卻投降了。劉禪是怎麼想的呢?大概原因有:
連年征戰,國疲民乏。劉禪在蜀國兵敗後登基,國內精兵損失殆盡,各種反動勢力蠢蠢欲動,外部魏吳虎視眈眈,在戰戰兢兢中當上皇帝,本身就有了戰爭恐懼症。劉禪稱帝的四十一年裡,發動戰爭十六餘次,幾乎是年年有戰爭,大量的資源都消耗在了戰爭中,國內無新的增收來源,一切戰爭所需只能從民間稅收,長達四十年的征戰,再富的國與家都會被拖疲、拖跨。窮兵黷武,朝野厭戰。不可否認,軍權是將帥們的安身立命之本,沒了軍權就沒了地位,沒了地位會沒命。因此,諸葛亮和姜維都抓住軍權不放,透過戰爭來鞏固自已的地位。但是到姜維後期,幾十年的征戰無果讓朝中一些大臣厭煩,包括諸葛瞻在內的大臣,都提出了制約姜維的呼聲。在鄧艾兵臨城下時,多數大臣期昐投降,不願再戰。成都的百姓更是被嚇的魂不附體,一日數驚。在這重重矛盾中,已是積重難返,劉禪看明白了這一點,那麼多的征戰也沒守住家門,還是讓人家打上門來了,失敗是早晚的事。早晚都是降,早降比晚降好!
-
3 # 羽書遲
蜀國在費禕死後,內部發生了嚴重割裂,文官體系與武將體系的對立。姜維沒有內廷的權威,卻頻繁發動北伐,加重了蜀國負擔,引發大批文武官員反對,卻阻止不了姜維。劉禪任用宦官黃皓制衡姜維,姜維為了避禍,赴沓中屯田。魏國權臣司馬昭正是看準了蜀國內部的嚴重割裂,派軍三路伐蜀。其中鄧艾偷渡陰平,攻入蜀國內部,打到成都。當時蜀國力量尚存,劉禪卻選擇投降,他的投降備受指責。
其實劉禪投降也實屬無奈。
首先,蜀國國小力弱卻要供應姜維多次北伐,民間負擔太大,蜀國失去了民心,不可能眾志成城抗擊鄧艾。
其次,蜀國內部幾十年不見戰火,鄧艾軍隊數量不多但很精銳,蜀國經過幾次抵抗後,知道人心動搖,無濟於事。
姜維軍隊雖然沒有多大損失,但被鍾會牽制,遠水不及近火。
所以,劉禪選擇投降。
回覆列表
其實當鄧艾率領大軍偷渡陰平到城下的時候,蜀漢還是有能和魏軍打的機會噠。由於鄧艾的奇襲大軍是以出奇兵到城下的,蜀漢大軍計程車氣必然大減。正所謂沒士氣的將兵等同於逃兵。就算一但開戰,後主劉禪也會開城投降的。因為劉禪並不主張北伐的,劉禪的性格並不像劉備那樣雄心壯志,劉禪的思想、政治覺悟上只是想偏安一角罷了。再者蜀漢經過諸葛亮和姜維師徒倆的常年不斷北伐國庫已經空虛的差不多了(其實也不算太差了拉)。北伐期間蜀軍不斷大舉進攻魏國邊境,所損耗的國力、人力、物力、財力正在大幅度的下跌。而魏國雖然在依偎的防守,但也沒有蜀國消耗的多。再加上蜀國內部不和,還有黃皓這個宦官在後主身邊(出謀劃策)。就像諸葛亮的出師表裡說得好: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就算排除以上所有因素,劉禪也不想看到百姓的家成為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