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鄰家心理

    每個人身上都有獨特的人格表現,人格基本是穩定的,但也不是絕對不變的,除了人格障礙,人格沒有絕對的好壞。

    對於迴避型人格障礙,基本行為和心態如下:

    1、 由於害怕批評、不滿意或拒絕而回避他人。

    2、 不會與別人保持很密切的關係,除非確定對方很喜歡他(她)。

    3、 很怕在親密關係中,被羞辱和嘲笑。

    4、 對批評和拒絕及其恐懼。

    5、 由於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在人際關係中總是很沉默。

    6、 認為自己不行及社交無能。

    7、 由於害怕尷尬,而拒絕各種活動。

    8、 社交中傾向於擔心和急躁不安。

    9、 在社交環境中害怕羞辱和被嘲笑。

    10、 非常恐懼被批評和拒絕。

    11、 把自己看做是社交無能和不被社會接受的。

    可見,迴避型人格,主要是擔心在社交中遭遇失敗,自我施加大量消極暗示,因此,如果能在社交中擺正心態,勿習慣性地將自己置於被否定被批評的境地,接受此時此地的自我,對自己的表現報以一定程度的寬容,而且主動地練習社交技巧,循序漸進地參加社交場合,就可以逐漸地將自己從社交恐懼心理狀態中脫敏出來。

    迴避依戀人格則是與親近的人難以建立真正親密關係,從而難以享受由此帶來的愉悅,阻礙了對人生的體驗,有的還會錯過重要機緣。

    迴避親密依戀的人發現他們比較困難發展真正親密的關係;也很難做到完全信任他們、難以讓自己依賴他們。

    當與別人太親密時會緊張,在一般關係時他們沒有什麼不同,有的還顯得非常有社交魅力,但是一旦進入近距離,就會不舒服,排序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異性相處,基本程度還可以,但是如果被對方需要,就會覺得反感和厭煩,不喜歡太過頻繁的聯絡。

    對關係的建立恐懼,害怕承擔被捆綁的感覺害怕承擔業務,

    對於以上種種,他們自己也想去改變,也想主動接近依賴別人,但卻很難做到。

    迴避依戀型別屬於不安全的依戀型別,害怕親密患得患失,這種依戀型別是心理學家常常研究的課題。

    親密依戀型別常常在孩童期(2歲前)就埋下了種子,一個溫暖的和諧的,對幼時的孩子予以周到的照顧,滿足她的需要的家庭,孩子長大後往往發展為安全性依戀人格,

    而一個疏離的家庭或父母,忽視幼兒的感受和需要,家庭氛圍混亂,父母關係糟糕,甚至遭遇肉體或精神虐待的孩童,長大後往往發展為不安全的依戀人格,也就是親密關係迴避型人格,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時不時露出它陰影的一面。

    即使這樣,仍然不是不可改變的。作為一個成人,我們要勇於面對自己的成長史和過往,將一切歸咎於過去是不成熟的表現,現在的每時每刻在於你自己的掌握中,和不滿意的自己和解,不斷完善自我,循序漸進地進入親密關係,勿以個人的看法來猜度別人的想法,在親密關係中多嘗試試探,突破自我界線,慢慢的你會發現封凍的心靈在融化。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成家或許會有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你應該把溫暖奉獻給他,孩子對外界是沒有芥蒂的,從孩子身上你可以翻盤,學會做一個溫暖的富有愛心的父母,給他一個安全依戀關係的未來!

    祝福你的未來越來越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一準備帶父母岀去旅遊,父母要我在家相親,怎麼才能讓父母相信我男朋友已經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