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通訊小助理
-
2 # 燕趙都市報
攜號轉網,關鍵是打破套路
所謂攜號轉網,是指使用者在不變更手機號碼的前提下,從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網路轉入另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網路,並享受其提供的各種通訊運營服務。其給消費者帶來的直接好處是,如果嫌某個運營商的資費不合理或者說服務不好,在不改變手機號碼的情況下就能變更運營商。這無疑將大大增加消費者“用腳投票”的選擇空間。
攜號轉網的改革之路走得並不順暢。此前已有多輪試點,進展非常有限。如資訊顯示,2010年,工信部第一批攜號轉網試點在天津、海南啟動;2014年,第二批攜號轉網試點進一步擴大範圍,在江西、湖北、雲南啟動實施。但成功攜號轉網的消費者並不多,也至今未能夠擴充套件到全國。此次再次啟動試點,可以說是攜號轉網的又一次出發,具體情況如何,還有待觀察。但一些可能出現的現象需要提前預防。
按照目前公佈的資訊,新的攜號轉網流程上線後,增加了查詢攜轉資格方式,使用者可以透過傳送簡訊進行攜轉資格查詢。也就是說,自己的號碼到底能不能攜號轉網,消費者可以“一鍵查詢”,這的確可避免少走冤枉路。但是,對於到底哪些號可以攜號轉網,具體標準是什麼,又是透過怎樣的依據制定的,目前仍未公開。那麼,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大量的號碼被排除在可攜號轉網之外,是不是意味著這項消費者期待的“福利”,有被再次“擷取”的風險?如網上就有消費者反映,自己諮詢了新的流程,得到的答覆是號碼套餐有一項權益是到2036年,所以暫時不能攜號轉網——這樣的情況是否合理?
事實上,近年運營商推出的提速降費行動,在落實中就被指存在著太多的“套路”,讓使用者實際獲取的提速降費紅利大打折扣。如很多套餐被劃定在提速降費的範圍之外,消費者要享受到新的資費政策,必須升級更貴的套餐;還有一些名為提速降費,實際卻暗藏貓膩。這些“花招”和“套路”讓消費者防不勝防,不僅造成對消費者權益的隱性侵害,實質也架空了提速降費的紅利。那麼,攜號轉網作為新的改革行動,就應該力避重蹈覆轍,真正落到實處。
因此,此次試點再啟動,希望各大運營商能夠少點“虛招”,徹底去掉那些隱形的門檻,真正做到“能轉的是常態,不能轉的是例外”。同時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到底哪些不能轉,應該給出有說服力的理由。監管部門對於攜號轉網試點的具體成效和消費者反饋也應該保持密切關注,敦促試點能夠順利推進,並及時糾正和預防可能出現的“潛規則”與“套路”。
回覆列表
攜號轉網絕對是一項利民政策。在網際網路通訊發展到今天為止,手機號碼已經是一張不可缺少的社會名片。在正常使用者如果更換新的手機號碼,需要通知同事、家人、朋友等不計其數的人,如果一一通知一遍,將是浩大的工程。對於業務人員手機號碼就更為重要,在業務推廣及工作社交中交流手機號碼,使用者能在有需求時第一時間透過電話聯絡到你,將為你獲得更多的業務發展機遇。
機遇以上原因,很多業務人員雖然目前在手機使用當中遇到例如網速慢,資費不適合等問題,考慮選擇其他運營商更為優惠的業務時,首先會考慮到更換運營商就會更換手機號碼,這將給自己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不方便。
基於以上原因,如果攜號轉網業務開通後,使用者將有權利在各個運營商中對比選擇在資費及服務等方面適合自己的業務,也能激發運營商提升各方面服務素質,為使用者提供更為優質優惠的服務。
攜號轉網業務目前已經在部分地市做過測試,但是在測試中遇到了各個方面的問題,對於運營商方面也是壓力山大,期待攜號轉網政策早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