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嶺上清風115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是李白不按格律規則隨感而發寫的一首詩,又一次證明了他豪放灑脫的性格。我非常喜歡,應邀寫此小評與大家共鑑共賞。這首詩一開始就直抒情懷,作者懷才不遇,現實與理想反差之大,使他憂憤滿腹,內心慷慨不平之氣難以抑制,作者的思想感情波瀾起伏,跳躍跌宕,詩句開頭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把內心的苦悶之情一瀉而出,撼人心魄。從充滿自負之氣的飄飄欲飛,然後又快速跌入現實苦悶的深淵,竟想把這一切煩愁斬斷,可是一抽刀斷水水更流,最後稱散發弄舟既是曠達豪放之語,也是憤極之辭,作者極度的煩悶愁苦的紛亂心緒,在大開大合之間表現的淋漓盡致。

  • 2 # 一欄眾山好

    《天淨沙 · 秋思》

    元 ·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我非常地喜歡馬致遠的這首詩,因為:

    一· 它有強烈的畫面感。

    首先,你只要讀一遍這首詩,栩栩如生的畫面感便會撲面而來:

    畫面中,太陽即將抖落身上的紅彩,掉入夜幕。一條小河緩緩向前流去,河水上的小石橋古老而毫無色彩,土灰土灰的;流水傳奏出悅耳的“ 嘩嘩”聲,悠長地低吟著;河邊不遠處,低矮的零星幾座小房,木格柵的麻紙窗戶,灰黃色的陳舊的小板門,一看便知是一個小小的村莊;河邊倆旁的田野上,生長多年斑駁的老樹上,蒼桑的枝杈向四周伸展著,少有樹葉,盡顯著乾枯;有隻老鴉落在樹上,時不時地“呱呱”地叫上幾嗓子;田野是那樣地蒼茫,天際是那樣地遙遠。古道上,“沙沙”地吹著西風,一陣陣地捲起黃色的塵土,瀰漫著視線。黑色長毛的瘦馬“巴嗒巴嗒”行進在土路上,再看騎在馬背上的行人,心事重重,滿臉的惆悵,滿眼的思慮,滿懷的悽楚。而到此,你也已宛若走入了畫面,與畫中人一起同是趕天涯的人。

    二· 它有 強烈的音樂感

    西風吹樹,枝丫搖晃,老樹被風吹出的“沙沙”聲,昏鴉鳴叫的“呱呱”聲,小橋流水的“嘩嘩”聲,人家中悠忽傳出的婦女“喚兒聲”,瘦馬蹄踏的“嗒嗒”聲,西風“嗚嗚”的呼叫聲,黃土被風捲起時的“簌簌”聲,斷腸人的聲聲“嘆息聲”等等,這種種的“聲”,交織成了夕陽下美妙的聲樂合奏,悽愴動聽。

    三· 它有強烈的情感

    騎著瘦馬的詩人,吹著西風,吸著塵土,蹣跚在夕陽下,景色撓心,前途緲茫,是何等的無奈!

    四· 用詞的口語化

    詩中使用的每個詞語都非常地通俗易懂,幾乎隨口迸出,真正的雅俗共賞。

    五· 體量小,意蘊大

    短短28個字,卻意境深遠。反映出了元朝時社會的動盪,人民生活的不安定。詩人儘管在當時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化人,卻遭遇著背井離鄉,前途未卜。

    鑑於以上五點,所以我特別喜歡這首小詩,現願與各位一起探討,共同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學冬個人資料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