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紫翹

    劉 侗:玉泉山 ①

    【原文】

    山,塊然石也,鱗起為蒼龍皮。山根碎石卓卓②,泉亦碎而湧流,聲短短不屬,雜然難靜聽,絮如語。去山不數武,遂湖,裂帛湖也。泉進湖底,伏如練帛,裂而珠之,直彈湖面,渙然合於湖③。蓋伏趨方怒,雖得湖以散,而怒未有洩,陽動而上,泡若沫若。陰陽不相受,故油中水珠,水中亦珠,動靜相摩,有光輪之④。故空輪流火,水亦輪水,及乎面水則洩,是固然矣。湖方數丈,水澄以鮮,深而浮色,定而蕩光,數石朱碧,屑屑歷歷,漾沙金色,波波縈縈,一客一影,一荇一影,容無匿發,荇無匿絲矣。水拂荇也,如風拂柳,條條皆東。湖水冷,於冰齊分,夏無敢涉,春秋無敢盥,無敢啜者。去湖遂溪,緣山修修⑤,岸柳低迴而不得留。石樑過溪,亭其湖左,曰望湖亭⑥,宣廟駐蹕者,今圮焉⑦。存者,南史氏莊。又南,上下華嚴寺,嘉靖庚戌虜闌入,寺毀焉。寺存者二洞:華嚴、七真。洞壁刻元耶律氏詞也,人曰楚材者,訛。又南,周皇親別墅,今方盛。迂而西,觀音庵。庵洞曰呂公,今存。昔呂仙憩此,去而洞名也。又北,金山寺,寺今荒破,未廢爾。寺亦洞,曰七寶⑨。是諸洞者,惟一華嚴,洞中度以丈,丈三之,其六曰洞,可狸鼠相蔽窺也。徑寺登乎山,望西湖⑩,月半規,西堤柳,虹青一道,溪壑間,民方田作時,大河悠悠,小河箭流,高田滿●,低田滿豅⑪。今湖日以亭圃,堤柳日以濃,田日以開。山舊有芙蓉殿,金章宗行宮也。昭化寺,元世祖建也。志存焉,今不可復跡其址。

    【註釋】

    劉侗(約1593—1636)字同人,號格庵,湖廣麻城(今湖北麻城市)人。崇禎七年進士,授吳縣知縣,卒於赴任途中。他是明末竟陵派的重要作家,論文亦主“幽深孤峭”。為諸生時,因“文奇”而被禮部參奏,與譚元春等人同受“降等”處分。著有《龍井崖詩》、《雉草》等。其代表作是與燕人於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於負責採訪事實,由劉侗撰寫成文。該書專記北京名勝風俗,敘事狀物,廣博精弘,深刻生動;文筆冷雋幽豔,語言尖新奇活,充分體現了竟陵派的特點。

    ① 玉泉山:在北京市西郊頤和園之西:因有玉泉流注昆明湖得名。

    ② 卓卓:突出的樣子。

    ④ 有光輪之:指四濺的水花在Sunny的照射下像顆顆碎珠熠熠發光。

    ⑤ 修修:從容整飭的樣子。

    ⑥ 望湖亭:在玉泉山下,系明宣宗朱瞻基修建。

    ⑦ 駐蹕:古代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暫住。

    ⑨ 七寶:佛經中說法不一,約指金、銀、珍珠、瑪瑙、琉璃、琥珀等。

    ⑩ 西湖:即今頤和園內的昆明湖,因在北京西郊,元明時稱為西湖。

    ⑪ 豅(lóng龍):長大的山谷。

    【品讀】

    這篇小品不足六百字,但所描述的內容極為豐富。從自然景緻來看,有山、泉、湖、溪,就歷史古蹟說,有莊、寺、庵、洞、別墅。作者以地理方位為序,依次娓娓寫來,筆墨極為灑脫。

    或遠觀,寫山勢起伏的雄姿;或靜聽,寫細碎如語的泉水;或縱覽,寫水湧不止、充滿活性的湖面;或考辯,歷數廟宇寺洞的特色;或俯瞰,一幅人與自然相合的畫面盡收眼底。文中光影交融,動靜相宜,繹理尋根,將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景觀融入其中,薈萃所思所感所悟,讓人遐思無限。

    作者真乃高明的導遊,文中狀景鮮明豐滿,述事自然確切,使人如臨其境,對玉泉山佳境美景久留心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讓小貓知道自己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