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知道,險惡複雜的社會環境是歷史的背景,也鑄就了歷史背景發展之勢。“弱肉強食”、“成王敗寇”、“勝者載史”……歷史不容假設,不對!應是歷史假設也無力改變!試想,如果連想象的火苗都熄滅了,還談什麼思想發展,這是思想禁錮! 說回話題,蒙古鐵騎不是驕悍無比嗎?最後建立了對於他們來說足夠久的近一百年時間的元朝。元朝殘暴無比,那是蠻夷遺風! 忽必烈的蒙古軍們若碰到而想滅的不是南宋軍隊及南宋王朝,而是漢唐,是北宋,是明朝中的任一一支駐國軍隊及王朝統治者,元朝建立得起來嗎?結果如何?
9
回覆列表
  • 1 # 華哥雜談

    開宗明義:北宋就算了,但如果是漢、唐或者明朝強盛時期,蒙古鐵騎南下絕無勝算,甚至中原王朝反戈一擊的話,弄不好蒙古成為又一個匈奴,消失於世界。

    先看看蒙古強大時期與宋朝的戰爭經過。

    蒙古崛起時,正是東北亞一帶各個政權最弱的時候,曾經強大的金國於1234年被蒙宋聯手給廢了。隨後,宋軍北上收復洛陽、開封、商丘,違背了此前蒙古與南宋的約定,被蒙古大軍出兵擊敗。

    這一次交手,蒙古軍隊發現宋軍原來是菜鳥,立即出兵攻打南宋西南方地區,連下幾城後入川。然而,四川一省卻多次讓蒙古鐵騎折戟沉沙。從1235年6月起,直到1241年11月,蒙古軍才在漢奸的配合下,最終攻下成都,由於蒙軍統帥窩闊臺病死軍中,蒙古軍只好撤軍北歸。

    公元1259年,蒙古軍再次發兵攻打南宋,大汗蒙哥親自率軍十萬,結果不但沒能取勝,蒙哥還命喪釣魚城。

    隨後,蒙古上層陷入了領導權之爭,最後忽必烈勝出。在此期間,南宋已經呈現出王朝末期的病態,也就是氣數到了,可奸臣賈似道還在興風作浪。公元1268年,忽必烈發起滅宋之戰,直到1278年最終統一全國。就是這樣病泱泱的半壁江山,強大的蒙古花了十年才最終統一。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弱宋”,無論是國力、軍力、國土面積都算各朝代較差的。但就是這樣一個王朝,號稱強大的蒙古卻經歷了53年才最終完全打敗南宋。是蒙古人不想打嗎?還是它有同情心?當然都不是,一切都是因為實力問題。

    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後,蒙古帝國中期打敗金國、西夏、後期滅了南宋,最後鐵木直的後代橫掃東中歐和南亞大陸、紅海沿岸,看起來威風無比,實際上是蒙古軍沒有遇到過象樣的對手。

    蒙古鐵騎善於騎射,弓弩是它的主要武器,而不是砍刀。它的主要特點是進攻速度極快,風捲殘雲般給對手造成的心理震憾甚至超過直接殺傷力。但騎兵也有缺點,就是不善於攻城,也不利於在南方水網地區縱橫。所以後期蒙軍才大量引進攻城武器,克服了攻城不利的問題,也把中國的火藥技術傳播到了國外。

    中原農耕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爭雄兩千年,看起來屢次被他們得手,但細算起來,真正勝利佔多數的還是中原王朝。遊牧民族唯一有利因素就是習慣於騎射,可農耕王朝卻有龐大的人口、穩定的農業收益、完善的社會治理秩序、固定的城池,這一切轉化為軍事潛力就是兵源、後勤、基地。

    縱觀漢、唐和明朝對遊牧民族的戰爭,制勝的法寶就是漢朝也建立了強大的騎兵,雙方軍力相當的情況下,比後勤和國力,任何遊牧民族都不是對手了。中原王朝大敗,最慘的是改朝換代,遊牧民族戰敗,往往會亡國滅種。中國古代有很多民族都消失了,可漢族還是全世界第一大民族。

    所以說蒙古大軍如果碰到的是漢、唐或明,可以斷定,要麼它們安份守已,和中原王朝交朋友,搞貿易;要麼與我們打上一仗,最終退出歷史舞臺。當然,一切對比前提是雙方都處於強盛時期,如果遇到王朝末期,那也沒有可比性。

  • 2 # 軍都弩

    蒙古鐵騎碰上鼎盛時期的漢軍或是唐軍,基本是凶多吉少;碰上明宣宗或者明宣宗以前的明軍基本也是凶多吉少,碰上宣宗以後的明軍要看運氣了,如果朝廷派出了太監監軍,黨爭背景下將帥統兵,或者被太監慫恿御駕親征的明軍,勝算極大;碰上善於燒牧草和偷襲搶劫,碰上憑堅城用大炮和其它火器的明軍,潰敗的可能也是極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為什麼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