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玉飛豬671

    越王勾踐劍現存於湖北省博物館,我有幸親見原品當真歎為觀止。劍長50餘公分。中厚刃薄,通體有精美菱形飾紋,劍柄無數圓環刻記,尤如現代機床所鏤刻。

    在近劍柄的劍身處有金文,據郭沫若考證為“鉞王鳩淺,自乍用劍”八個字(但這鳩淺是否是勾踐,《史記》上並沒有說,郭說也只是一家之言)。所以世稱“越王勾踐劍”,它與“夫差矛”比稱。其實可能稱呼“越王劍”更保險。

    這把劍我的觀點是:用於實戰,理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勾踐上過戰場。《史記》上多次記載勾踐親上陣與吳兵鏖戰。闔閭就因與勾踐作戰受傷而死,後兩敗於夫差,二十年後又親自提師出征勾吳。既然勾踐親上戰場,怎麼可能沒有一把寶劍。

    第二,與禮制不合。先秦以前,祭祀用兵器多用玉製,這在大量不同時期的出土文物中,已經明證,三星堆、金沙等都能看出來,而青銅禮器是鼎、鐏、鍾等。陪葬品中好像古僰人、古巴人等西南一中有以劍陪葬的習俗,在以周及周封諸侯中遵從周禮。當無此制度。

    司母戊與四養方樽(圖片來自於網路)

    第三,工藝。此劍鋒利無比,60年代出土的時候,此劍曾斬斷13公分的報紙。另外還有一件令華人讚歎,外華人茫然的事情。劍身通體度鉻,這一發現當真是舉世皆驚,因為現代的鍍鉻工藝,是上世紀30年代由德華人率先發明的。但此劍一出,著實讓西方人“打臉”。沒想到二千多年前中國邊遠地方的越人,就已經掌握了這種工藝,所以,我們才能看到越王劍在2000多年以後,仍然寒光閃閃,有意思的是當時我還看到一把出土的明朝配劍,繡得都不成樣子了,這就更感慨勾踐劍的魅力了。

    如果僅僅是為了陪葬或者祭祀,是沒有必要把它當作實戰來製作的。這從很多出土的祭祀、陪葬的玉製兵器中就能看得出來,甚至很多隻是有個形狀,連大小都像個模型。這樣認真把此劍打造為殺人利器,肯定是用於實戰的。

    三星堆出土的玉矛(自己拍攝於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第四,經濟上不行。吳越一帶,經濟實力相比中原晉、山東的齊、南方的楚等國來說,經濟相對是落後的。我看過一個記錄片,片中做了一個統計,江浙一帶出土的先秦青銅器中,劍、矛等兵器是最多的,而卻難以看到像殷墟以及其他地區出土的周青銅器中大量的鐘、鼎、樽等禮器的出現,於是有學者就在片中推測:由於經濟上不寬裕,對銅的使用採用了先軍政策。及銅優先供給給軍備使用。可見吳越一帶至春秋晚期,都仍然拮据得很,這與一些鐘鳴鼎食的中原諸侯,以及秦、齊、楚這樣的大國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所以,“越王劍”也就是俗稱的“越王勾踐劍”。鍛造之初就用於實戰的,而為什麼出土於楚墓,很簡單,最後越國是被楚華人所滅,這把劍就成為楚國的戰利品了。

  • 2 # 一代劍神卓不凡

    縱觀中國歷史,劍從來更多的是權利的象徵,而偏向非實戰的兵器。古代有帶刀侍衛,你聽過帶劍侍衛嗎?而劍更多的是以尚方寶劍的形象出現。是皇權的象徵!

    從勾踐的身份來看,親自上戰場殺敵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上戰場也最多是鼓舞士氣。

    其次,春秋戰國戰場的主流兵器是戈、矛,提劍上戰場無異於找死!

    春秋戰國時期士大夫均配劍,劍多為裝飾和身份的象徵。

    由此,唔以為此劍並非武器,而是權利身份的象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用聲樂練習曲在練習唱歌中練聲,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