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家長講堂
-
2 # 使用者水大魚大
輔導孩子寫作業實際上即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從技術層面去講,做父母的您,不僅要對孩子所寫的作業一清二楚,同時還得要知道您的孩子在寫什麼作業。比如您的孩子是小學三年以前的學生,做家長的您有可能還會指導一些孩子不會的知識,即使是這樣,您也未必能全部都懂,都明白。比如漢語拼音的前鼻音、後鼻音,語文課本某一首古詩詞的作者背景,以及數學課本中抽象的圖案計算題等等,即使做家長的您受過專業的高等教育,您也未必能全部搞明白。您會問這是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學校老師做的工作是單科教育,而做家長的您所做的工作是全科輔導,如果您在輔導孩子寫作業之前,不把孩子所學的功課弄清楚,您很難能將孩子的作業輔導好。孩子到了四、五、六年級,到了初中階段,孩子的作業更難輔導,因為許多課本知識做家長的您根本就不懂,比如初中的歷史、地理等基礎課程,做家長的您能懂多少?記憶中的那點知識,早以在每日的工作中漸漸的忘去,能留存多少,這裡不必多說。所以我說給孩子輔導寫作業是一門技術,做家長的您要想輔導好您孩子作業,首先您要了解您的孩子學的內容是什麼,最基本的要求是您自己多少要懂一些您孩子所學的課程內容,您在您的孩子面前才有話語權。
下面講一下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藝術問題。談到藝術,有的家長可能認為是舞蹈、給畫之類的。實際上,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確實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有待深入研究的藝術。現在的學校幾乎都有多功能大教室,每到考試前或考試後,學生的家長都要去參加學校舉行的家長會,學校的老師在臺上所講的話,就是在培養做家長的怎樣去關心和關愛自己的孩子,這一切都是在教家長怎樣去與自己的孩子相處,實際也從另一個角度去教我們的家長怎樣去輔導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長會說:“孩子的功課我們不會怎麼辦?”不會沒關係,但一定要與自己的孩子友好相處,在與孩子談論文化課學習的時候,找出孩子的薄弱環節,自己先看,看不懂的查一查資料,看一看手機,自然就會明白了。做家長的您,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才能輔導好孩子寫作業,向初中的史、地、政課程,您多看幾遍就明白,平時和孩子談話時多少要加入一些課本的內容。這樣的話,做家長的您與孩子的共同語言多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提升了,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藝術就是這樣!
回覆列表
大人不懂孩子的世界和孩子的思考方法,是輔導作業和溝通的最大障礙!按照大人的認知和思維邏輯去解讀孩子的世界和想法,幾輪較量之後,只能讓家長們蒙圈、投降!
10歲以前,世界對孩子存在太多的未知,孩子們對這個世界都是好奇的,他們需要嘗試、探索。
做作業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遊戲的過程,家長們對於對錯的執著、對準確率的要求、對效率的追求讓他們很難理解,加上他們還不能準確、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這時候和家長在不同認識層面的溝通就成了難題了。家長們那焦灼的眼神反覆幾次之後就會讓家長覺得筋疲力盡,甚至懷疑孩子的智商。嚴重的,就會出現題中媽媽的現象。
所以,要想給孩子輔導好作業,家長們首先要放棄大人的思維邏輯,改變對對錯、效率和準確率的要求標準,最初以陪孩子玩的心態輔導,在輔導中從低到高,逐漸提高要求,孩子能逐步接受、逐步提高,家長也不會再出現火急火燎、著急上火的情況了。堅持一段以後,孩子也就不會再出現寫作業困難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