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犁壟西漢水
-
2 # 老圃
儒學與國學不是一碼事。國學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物件,在思想意識上,儒學可以說是核心和主流,但不是全部。常說諸子百家,它們的學術也都是國學的思想意識的組成。
儒學和墨學被視為顯學,是古人一家之言。記不清了,最先提出這個說法的好像是《韓非子》,或者《淮南子》,得查一下典籍。
這是從春秋時期學術的影響力來說。儒家勢大,其實主要集中於魯國,三晉以及秦楚燕等,並沒有幾個儒生。墨家在滕衛宋等地活動,影響更是有限。況且它類似近現代的幫會(諸如天地會什麼的),主要是一種民間組織團體,挺神秘的,沒有大眾基礎。
要說顯學,墨家比不上法家,與農、兵、縱橫等家比,也顯不到那兒去。
下面說說儒家為何以儒為名號。
從字義上講,《說文》釋為"儒,柔也,術士之稱。"
有人就此抓住術士二字做文章。說殷商時期,術士專門給人辦喪事,結果從事喪葬業的人就叫儒。孔子從事過喪葬業,所以他創立的學派叫儒家。
這種說法有問題。僅就孔子極其門徒的職業說就不通。孔子幹過喪葬不假,但時間並不長,最多五六年,而且他不過是助手,跟著師傅忙活,很難說是以此為生還是為了學習喪禮。孔子弟子3000,不敢說沒有從事殯葬業的,但肯定沒幾個。
另一個令人質疑的就是,學派的名稱一定以其宗旨為依據。道家尊奉道,故稱道家;法家尊奉法,故稱法家;兵家談兵,故稱兵家;縱橫家周旋於諸侯之間搞聯盟,故稱縱橫家。說儒家之儒是殯葬師,莫非儒家以喪葬為宗旨?
我就奇怪了,為什麼不從"柔"入手解決問題?這才是關鍵,柔弄清了,術士的含義也就迎刃而解。
劉秀打下江山回南陽老家祭祖。族中幾個老太太圍著他議論,說真瞧不出來,這孩子小時候不言不語,一點也不霸道,特別的柔順,怎麼就當上皇帝了呢?劉秀哈哈大笑,說我以後也要以柔術治國。他不光對臣民很柔和,對歸順的匈奴人也持懷柔態度,妥善安排他們的生活和生產,比今天的歐洲對待中東難民可要人道得多。
其實柔可以追溯到周朝創始人之一的周公。他總結商朝滅亡的教訓,認為商人不講道德(迷信又嗜血),所以遭到上天的厭棄,周朝必須反其道而行,立足於道德。
這就是柔,簡要說就是以德治國。主要是透過講道理來改變民眾的思想,這種方式叫"教化",就是今天說的教育化人。
與靠刑罰和暴力的治國手段相比,教化就是柔。
由此可以這麼說,儒家是一種以德治為宗旨的治國理政主張。明確了這點,可以說術士就是從事教化的人,這種人又叫儒士、儒生。
-
3 # 散落君
儒家墨家為什麼叫做顯學,那是戰國時期公認的說法。可以說,墨家代表著科技,儒家代表著文化。即使在今天,國家的兩個輪子也是科技和文化。
要是泛泛而談,國學就是儒學。你要是想要專業一些,儒學只是國學下面的一條最粗的枝幹。畢竟,儒學作為無數人的集體智慧,包含的東西太多太多,負擔的內容也太重太重。
至於儒家是誰定義的?跟祭祀有關。儒者的原型是為貴族的祭祀服務的人,主持各種禮儀,就被人稱為“儒”了。
-
4 # 山堅海闊
從漢元帝全用儒家開始到清朝滅亡,大多數朝代都是用儒家作為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因此稱儒學是國學並不過分。然而今天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再叫儒學是國學就不合適了。你可以說是舊國學。
-
5 # 魯中居士
在沒有讀幾部中華文化傳統書之前,就急著區別″XX家”,會使自己走上"人云亦云"這個方向的!也不是求學問的正確方法!請先把中華文化的38書讀一遍,打好基礎再說。這38本書裡最起碼的″一根、六經、八典、九要"這24部是必須讀的!!否則,無法站直了說事!
-
6 # 程林4721
所謂的國學其實就是教育。無論是儒釋道哪一門教育都是培養人的思想品德的。所謂的教學也就是教與學,教是講道理,擺事實,再用舉例比喻一切人文事物。學就是認識透過學習你才能認識到一切人文事物。這就是國學裡麵包含的一切教育。他並不是某一個人所的定義,而是符合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道理。
回覆列表
國學跟儒學是兩碼事兒!儒學是國學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其中的一個思想流派。
至於“儒家”一家的定義,《辭源》、《辭海》、《現代漢語詞典》均有定義,一致解釋為:“是以孔子為宗師,為代表或推崇孔子學說的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