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石齋

    因為《銘》特點不明確,沒人專門寫。黃庭堅的行書作品有點俗,欣賞的人多,真正寫的還真不多。黃的草書還可以,諸如《諸上座帖》寫的人多的很。

  • 2 # 張勁逸

    曾熙是一位被我們極端忽視了的真正的大書法家,人們可能不知道他,但一提張大千都知道。曾熙不僅是張大千的恩師,而且還是張大千的救命恩人,張大千的名字也是出自曾熙,當年張大千未婚妻去世,他幾次想輕生,由於他只崇拜曾熙。於是他父親把他送曾熙家,由曾熙教他書法繪畫,開導他,引領張大千走上了藝術家之路。1930年曾熙病逝上海,張大千扶柩至恩師家鄉,在墓旁築廬,守孝一月,盡孝子禮而去。由此可見曾熙在張大千心目中的地位,情同父子。

    曾熙的書法造詣極深,康有為將他的八分書與何紹基並提,在上海期間,他和沈曾植、陳三立、譚延闓詩書畫友,過從甚密,他提倡“書畫同源”之說。辛亥革命後受李瑞清之邀赴滬鬻字畫,授門徒為生。在書畫界名聲顯赫,與李瑞清有“南曾北李”之譽,與吳昌碩、李瑞清、黃賓虹並稱“海上四妖”,與李瑞清、沈曾植、吳昌碩並稱“民初四家”。2006年,湖南開展“遴選20世紀湖南十大文化名人”活動,與齊白石、沈從文、田漢、丁玲、章士釗、徐特立、周立波、賀綠汀、翦伯贊(位居第三)獲選。

    曾熙書法氣息高古,主張學書法須從篆隸為源頭學,才能擺脫匠氣俗氣。對魏晉六朝以上的書法鑽研頗深,他更是近代研究關心保護《瘞鶴銘》的主要倡導者。1923年,曾熙還曾為推廣《瘞鶴銘》普及推動工作。並出資由其弟子當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刊印。下面這張圖,是他專門為弟子張大千臨寫《瘞鶴銘》臨本,

    曾熙一生都在研究臨摹《瘞鶴銘》,並對王羲之的《黃庭經》,《石門銘》,《散氏盤》《石鼓文》,特別是《張黑女墓誌》等臨寫精湛,他和李瑞清一致認為《瘞鶴銘》的書體筆法,與王羲之的《黃庭經》骨肉相連,一脈相承。1917年端午在他的手札這樣寫到"予每以《瘞鶴銘》筆入之《黃庭經》,神意洞達,奧趣叢生,所謂一家骨肉也。"

    曾熙的書法特點明顯,書法溝通碑帖,獨樹一幟,其字靜穆端莊,渾然大氣,圓腴俊朗而質實拙樸,可謂"翠墨淋漓蠶紙香"。下圖右面是王羲之《黃庭經》~左圖是曾熙臨本。

  • 3 # 聞道深般若

    學《瘞鶴銘》最為出色的當屬徐悲鴻啦。

    只是徐悲鴻是著名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書法成就被畫名所掩,不大為人知罷了。

    實際上,徐悲鴻有非常深厚的書法造詣。看看下面這幅作品,是否很有《瘞鶴銘》的影子氣?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成就高低,跟他的最初起點高低有關;徐悲鴻的書法起點恰恰非常高;他年輕時曾拜康有為為師,學書理念直接取法於康有為;從今天的角度回看,康有為在清末民早的書法史中,簡直神一般存在。

    也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徐悲鴻的審美理念、精神取向至今還對我們的美術教育具有巨大的啟迪意義。

    話說康有為在書法上最為重要的觀點就是崇碑,彰顯高古書法的元氣淋漓、厚重樸拙之美,而《瘞鶴銘》正是以這樣的風格被歷代書家所追寵。

    高瞻遠矚的徐悲鴻自然不會漏掉這樣的寶貝!讓我們對比一下,在他在給傅抱石所繪的《大滌子草堂圖》之詩塘中,他的“真宰”二字,與《瘞鶴銘》中“真宰”二字,就不難發現兩者的用筆和結構,如出一手。

    當然,不僅是筆法、字法、章法等“法度”取自《瘞鶴銘》,在“古意”、“篆籀氣”等書法蘊藉層面,徐悲鴻也將《瘞鶴銘》的高妙境界展現得淋漓盡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創業,在商場開飲品店,大家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