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郭也經常說,全中國正式的、非正式的、全職、兼職都算上,說評書的也就十來個,我覺得王玥波絕對是其中不錯的一個

回覆列表
  • 1 # 釋我廬

    這個題目首先有一個問題不容易搞清楚。就是從現在的關注度和觀眾緣來看,郭德綱遠遠勝過王玥波。僅從此點上說,兩人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然而,別忙下結論,這個現象其實不能真實反應兩人水平的對比。

    郭德綱有振興相聲之功,有主持、影視等綜合影響,可以說萬眾矚目。而王玥波,相信很多人都沒聽過。

    我們拋開這些,只論評書,兩人是各有千秋。

    郭德綱的評書與單口相聲很難分清,有評有論,包袱多,表演風格火爆。從口齒上說比王更赫亮。

    王玥波的評書是另一宗勁,娓娓道來,緩中見妙,諷寓得當,顯得穩重渾厚。

    郭老闆的評書堪稱暢快犀利!王玥波的風格是老誠練達。

    如果說問題,郭德綱的評書有時為了搞笑而搞笑,更接近單口相聲。聽著爽,初聽容易吸引人。這也是面對今天的聽眾和娛樂市場的一種有效表演方式。但是優劣相互依存,有時為了包袱,在情節上,人物上有經不住推敲之處。

    還有一個大問題,郭德綱的大長篇很少,早期有一些。當然這和事物繁忙有關,同時也緣短段雕琢省力而更易出彩,不論如何,談論評書水平,長篇缺乏這是個大問題。希望郭老闆將來能穩穩地弄幾篇長的。

    王玥波的聲音天賦不及郭德綱,口齒有時不清,從立刻抓住觀眾這方面,也不及郭。

    王玥波的評書主要根植於傳統,擅長長篇大書,王最可喜之處是能看到進步,《聊齋》已經不錯,到《雍正劍俠圖》更是急徐有法,與現場聽眾融為一體,呈現出一種遊刃有餘,漸進爐火純青的狀態。

    有人說王玥波太拖沓,不給書聽。其實郭德綱說的好“聽書得有過日子的心”。王玥波還在青年,能穩住了說,大不易,很難得。

    傳統評書不是求一時刺激,而是讓聽眾慢慢進入狀態,每天有個想頭,越聽越有味,書中的人情、故事匯入聽眾個人的一段生命歷程。

    王玥波現在雖然不算大名家,甚至知道的人還不多,但我敢打包票,從傳統方面說,王玥波已初見大家風範。年輕的評書演員裡還沒見第二位。如能繼續增廣學識,打磨技藝,未來不可限量。

    郭老闆天縱奇才,哪一門水準都很高。只是分心之事太多,單從評書來看,未來是否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決於能投入多少精力。

  • 2 # 天津隔壁老王

    王玥波說的是評書,郭德綱說的是滑稽評書(這詞我自創的)。

    王玥波呢……他說書其實不錯,不過歲數還小,等到他五十幾歲水平就不一樣了。多大人說多大書,這話沒毛病。

    我聽過的書有《劍俠圖》《大隋唐》(大隋唐就是帶著薛李徵東、西)《聊齋》其他還有些亂七八糟的比如《火影忍者》(個人感覺這就是個玩笑)也說過一部分《永慶昇平》《三俠劍》和《三言兩拍》的片斷。總體來說,他的水平和郭德綱來比的話,不說平平也是半斤八兩,各有所長各有所差。不過,個人喜歡王玥波的風格,壓場,包袱不多,書說的規矩。不足呢,主要是年齡問題,歲數小,對於說評書絕對是個障礙。就好比金文聲先生能說清幫傳,能說白宗巍墜樓。尤其清幫故事,怹開場就說“我本人是清幫,我爸也是清幫,我倆哥哥也是清幫”可惜老先生故去太早了。

    再說郭德綱,他的書……可能是他在相聲圈裡太出名了,絕大多數觀眾看見他就笑,久而久之他也被關注所影響在書裡面加了太多的包袱,這樣的場面和我本人所認同的書場有著比較大的距離。但是我們決不能否認,他的現場火爆,觀眾交流到位,尺寸合適。加之他成名歷經坎坷,見多了人情冷暖,看見了世態炎涼,書說的就大氣。

    總而言之,風格不同,不好比較,如果只以我個人來看……做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王玥波的評書,是一盤白灼菜心還有點欠火;郭德綱的評書是一碗八珍豆腐(正經館子一百塊錢以上的那種)。而作為食客的我,好吃口素菜。

    不知道這個回答您滿意嗎?

  • 3 # 三月4670

    從評書的角度上,我認為王玥波和郭德綱在伯仲之間。

    但第一次接觸整本的評書是郭老師的09年的《濟公傳》(其實濟公傳,郭老師現在也沒說完)。之前是也聽過評書,但從來沒有連續追完一本的。

    實話實說,王月波在年輕一波的評書演員中屬於高等級水平。他的評書風格和郭老師不一樣,郭老師的評書風格更像於單口相聲,幽默的成分較多,而王月波更類似於傳統評書,評的部分比較多。

    在王玥波《雍正劍俠圖》中,大量夾雜了他自己的“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夾敘夾議。這些“評”種包含了很多他對《雍正劍俠圖》的理解,其實這就是評書的精髓,如果只敘不評,那就是有生圖書了。

    王月波在評書中臨場感也不錯,有幾次評書講開了,他把扣都錯過了。扣就是每段評書結尾留的懸念,所謂“聽書要聽扣”,如果錯過了扣,就要馬上現抓一個扣,好幾次我都感覺他抓的扣很到位。

    郭老師曾說過好多評書演員,可以兌水讓你發現不了,所謂兌水就是不給觀眾書聽,講大量和書沒有關係的事情,還不讓你感覺到厭煩。王月波在這上面造就也不低,一段書上也就3、4頁的故事,他愣給我講了一個多月,我還聽得津津有味。厲害。

    王月波其實和郭老師是老相識,曾經還短暫的加入過德雲社。他的評書師傅是馬增鈺,相聲師傅是趙小林,但最著名的是他的義母連麗如。

    (圖片來自於網路)

  • 4 # 老夫想減肥

    兩人作品我基本都聽全了,不太好說高低,可是如果你讓我推薦的話,我推薦王玥波,為什麼?因為王玥波的書,聽起來更像是“書”,也就是評書的屬性更強,更有味道。

    我看到樓上各類回答有說王玥波京味太濃的,有說他口誤太多的,這個的確是,尤其早起作品裡口誤比較多。不過,京味是門派傳承,這個見仁見智,這是他的表演風格,不能算是缺點。口誤多,明顯是因為基本功還沒到位,可是話說回來 ,那是早期作品,近期的已經沒有那麼嚴重,不影響什麼效果。

    說回到主題,王玥波的書,有明顯的個人烙印,風格極其明顯,且其感染力非常強,沒聽過的朋友可以聽聽大隋唐中最有名的一段“鎖五龍”,一個評書演員,說書把觀眾說哭了,是什麼樣的感染力?此為其一。

    其二,王玥波貴在專注,隋唐和雍正劍俠圖,說了多少年?老聽眾都知道。這是評書的核心魅力,也就是郭德綱也常說的“過日子的心” ,營造一套語境,一套完整的評書世界,不容易,這種老聽眾的樂趣,難以言喻,只有體會了才知道。

    郭德綱已經很難再說大書了,所以這個事情上也沒法再比較了。

    我覺得有些網友對王玥波的評價算是中肯:

    “青年一代,已無出其右”

  • 5 # 穆景天

    風格不一樣,西河門的同門,但是不同風格。王是純京派,京子京音,北京風格盡顯。郭德綱更傾向於天津的碼頭評書,博採眾家之長。王玥波有很大的問題就是口誤多加口齒不清,口誤多這個問題,以前郭德綱也有,說書沒有不口誤的。但是明顯王玥波的知識量不如郭德綱,所以由於知識量引起的口誤再加上口齒問題就很大了。不像個先生。郭德綱的聲音口齒不用說了,全中國也挑不出幾個口條比他利索的。但是他的缺點是評書不是正業。不能有一部連貫性強,邏輯清晰,有頭有尾的作品。大部分評書都是自己瞎扯。

    但是,王玥波是正經說書的,在故事性邏輯性方面遠超郭德綱。如果單說評書角度,他比郭德綱強太多,但是要是說吸引力,就不行了

    簡單說,王玥波是個中規中矩的作家,質量一般但是勤勤懇懇,有功夫。郭德綱是個故事會作者,天賦高但是沒心思多寫,精華有但是摻水太多。

    真想聽評書聽王玥波。就為了解悶兒,聽郭德綱

  • 6 # 低吟淺唱152385179

    倆人的相聲都聽過,個人感覺王玥波知識厚度不行,有傳承沒有個人發揮,而且口齒不是太清楚。郭德綱的評書和單口相聲界線不是非常明顯,但是聽的不煩,願意跟著聽。

  • 7 # WLH西班牙美國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各有所長而已。舉個例子:馬連良先生和於魁智先生都是唱京戲的,能比嗎?喜歡聽就聽,不喜歡聽換臺。

  • 8 # 別說人間不值得

    你可以找一下王玥波給郭德綱捧哏的音訊,默契度最高的時候,不輸于謙。

    郭德綱的優勢在於當年四處求孤本,四處拜訪老先生。收集了不少明清好話本。郭德綱的西遊記可見一斑。要說老郭自己獨到見解和分析,不足十分之一。

    老郭也有短板,金刀鐵馬長槍短打,從來都不行。比較容易找到的例如水滸。

    再說回王玥波,節奏太慢了。現在大部分的評書音訊,都是磨洋工。動輒幾百回。本來是很精彩的故事,硬生生給稀釋了。

    幾十集的電視劇都嫌長,何況幾百回的書。

    好聽的,都是短篇。例如九頭案。

    或者舉個例子八大棍的五龍捧聖,宋金剛押寶等都不錯,但是全本永慶昇平就感覺被稀釋了好多。

    好話本就那麼多,老郭心裡也清楚,也是捨不得說。都是嘗一口,就捂著。然後說些個不著調的。全靠個人魅力,拉昇話本的水平。但也仍然顯得捉襟見肘。

  • 9 # 石光匆匆

    這個問題純粹是來拉仇恨的!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各花入各眼!你說張三好,我說李四棒!你能怎樣!?你喜歡郭德綱,他喜歡王玥波,我誰都不喜歡,你說他倆誰強誰弱?你說他強我能找出另一個比他還強的理由,因為我和你的喜好不同!所以,這類比較還是少做,沒有任何意義!!!

  • 10 # 侯伯彥

    王玥波的現場版評書很好,電臺錄製版沒有靈魂。――王老闆,冒犯了。

    郭德綱的我覺著應該是單口相聲,大家可以品一下相聲的說學逗唱,評書的說表贊評。――郭老闆,冒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推薦下非常優秀的校園歌曲或畢業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