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風漫談
-
2 # 諸葛小徹
核彈是一種利用鏈式反應和特殊裝藥作為能量來源的武器,比起常規武器威力是要大不少,為了追求極致的威力,5000萬噸的沙皇核彈是人類目前達到的極限,在地面或近地面引爆必然是毀天滅地的存在。倘若將威力巨大的核彈放到太空中,是否也能成為一種太空武器,為驗證想法,上世紀就有過這樣的試驗。
400千米的高度已經屬於大氣層的暖層,在散逸層之下,中間層之上,空氣極為稀薄,已經可以視為真空。美華人上世紀為了驗證核武器的太空用途,1962年7月在太平洋上空進行代號“魚缸”的核試驗,140萬噸當量的“海星-2”核彈在距離地面400千米的地方爆炸。
這次成功的太空核爆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太空核爆,攻擊範圍的直徑達到1300公里,範圍內的裝置遭到無差別的影響,7顆衛星因此偏離軌道迷失方向,美國海軍的兩顆導航衛星,還有英華人的一顆衛星被輻射帶摧毀,為此英華人十分不滿。
太空中沒有空氣,核爆之後會出現圓圓的火球,地表的人類並不會受到衝擊波的影響,但影響範圍內的電子裝置就會被瞬間燒壞。“魚缸”行動中,夏威夷有300多個路燈被瞬間燒燬,“爆炸彩虹”人造極光出現了近半個小時,4個月後人類仍然無法進行正常的太空探索。這種現象經過數年研究才徹底明確:氫彈爆炸可以產生對人無傷害,但可以毀滅電子裝置的電磁脈衝。
核彈在400千米的太空爆炸,對地面沒有衝擊波傷害,不會傷害到人體。
以卡門線為界,100千米以下為天空,100千米以上為太空。100千米以上的核實驗稱為太空核試驗。400千米高度,已經是近地衛星執行軌道的高度了。這裡物質極其稀薄,接近真空。
在真空環境中沒有空氣,核彈爆炸也就無法產生衝擊波。核彈的能量以熱、光、輻射的形式釋放出來。
其實人類早就在太空進行過核實驗。冷戰時期,美蘇瘋狂的進行核實驗,其中就有9次是在太空中進行的。
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62年,美國在太平洋約翰遜環礁多米尼克島的“海星-2”號太空核實驗。當時美國用KC-135運輸機在高空發射“雷神”導彈,搭載一枚140萬噸當量的“海星-2”核彈。
“雷神”導彈載著核彈飛到太空,釋放出核彈,3分鐘後核彈在距離地面400千米的太空中爆炸。
太空爆炸的核彈,因為真空環境,並沒有產生蘑菇雲,也沒有產生衝擊波,只是一個明亮的球體。
爆炸產生了大量的光和熱,還有伽馬射線和X射線,這些高能粒子流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產生了絢爛的極光,從地球看上去,就像放了一個巨大的煙花。
海星-2”爆炸產生的火球和極光
真正造成巨大影響的是強烈的電磁脈衝,英國的“沙龍-1”號衛星、美國的“導航-1”號和“導航-4B”號衛星穿越輻射帶後全部損毀,其他7顆衛星降低軌道高度,甚至迷失方向。
遠在1445公里外的夏威夷在電磁脈衝的襲擊下,電力、雷達、導航系統中斷,電子通訊完全關閉。
上千公里之外夏威夷拍到的核爆後的火燒雲。
所以,在400米的太空中爆炸核彈,並不會有衝擊波對地面人類造成傷害。太陽不就是個大核彈,天天在核聚變,地球每秒接收太陽能量約1.7×10^17J,相當於4000萬噸TNT當量,我們不也好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