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蔣蔣2134

    據我所知,目前大部分家庭已經不再是重男輕女那種思想了,越是年輕的家庭相反還更願意要女兒,就好像我和我老公,就只想要女兒,除非是很傳統的家庭,一般都不會再在乎寶寶是男是女了!

  • 2 # CC說故事

    因為老家也是在農村,在農村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下,我母親從小也比較偏愛我弟弟,當然也沒有小說電視裡面描述得這麼嚴重,不過或多或少會有一點。

    譬如家裡有活,我母親總是第一個招呼我;有好吃的,我弟一定在場,分量少時也可著我弟;我和我弟吵架,我母親從不打我弟,只會教訓我,而且是直接上藤條那種。

    我家大門後邊常備一根細竹枝,打斷一根換一根,基本上準備的竹枝都葬送在我身上。我時常被抽得身上一道一道紅痕,那滋味…嘖嘖…現在想想都後怕。導致後來好長一段時間,我看到我母親都想繞道跑。

    這樣的“棒棍”教育,一直持續到我初中,直到我上高中了,懂得讓著我弟了,才倖免於竹鞭之難。

    為什麼會重男輕女?

    一、環境的影響。農村地區,養兒防老的意識深入人心,因而重男輕女的思想更根深蒂固。別人都有兒子,你沒有兒子別人會笑話你。

    二、迫於老一輩的思想壓迫。爺爺奶奶那代,娃越多越好,兒子也是越多越好,這代表一個家庭興旺發達,他們把這些思想從小灌輸給爸媽那代,因此我爸媽都覺得生兒子是常態。我問過我媽,如果當初在我之後生的是妹妹會怎麼樣,我媽說繼續生。

    三、傳宗接代。爸媽那個年代,總覺得沒個兒子就相當於以後絕戶了。祖宗的姓氏必須由後代的男性傳承下去,而女兒嫁給別人,生的孩子也是跟別人姓,用他們的話就是“根斷了”。

    四、讓出嫁女兒有依靠。在我爸媽看來,萬一以後我嫁的不好,也有孃家可以幫襯。如果他們沒兒子,我以後就沒依靠了,被婆家欺負也沒人說得上話。

    母親這樣的“教育”方式給我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一、我打小就十分軟弱,膽小怕事,不敢表達自己。上學時老師提問,即使知道正確答案,也不敢大聲說出來,怕出錯。

    二、嚴重沒有主見。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從不敢輕易提出,只有別人問很多遍,才敢表達出來。

    三、很怕麻煩別人,能自己做的都儘量自己做,怕別人會對自己有想法,會不喜歡自己。

    四、很敏感,看到兩個人揹著自己偷偷咬耳朵,總覺得是在說自己的壞話。

    五、習慣於遷就別人,即使自己對他人的行為不喜歡,也不會輕易表達不滿。

    因為母親的“重男輕女”,後來我和我弟怎麼樣了呢?

    因為被打的次數太多,我有強烈的意願想要逃離我母親。我不停地看書、學習,最終考上了大學,不是什麼名牌學校,不過小時候的願望也算實現了。

    我弟,脾氣很爆,窩裡橫,二十多歲的小夥子還要別人哄著做事。中專都沒畢業,跑去富土康當流水線員工了。(並沒有幸災樂禍,單純陳述事實,我比誰都盼著我弟過得好。我弟雖然是流水線的,但工資比我好多了,不過確實是累!)

    他確實具備我沒有的優點:比如,他很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遇到不喜歡的事、人,直接叼幹你。遇到不平的事會很勇敢地出手相助……他可比我勇敢得不止半點。

    這可能就是我母親幼的“偏愛”教育,造就了我和我弟兩個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發朋友圈,而有的每天都發而且還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