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過來娛人娛己
-
2 # 此岸
好的詩詞文,不是以辭藻華麗取勝,而是意境上令人驚歎的。這樣的詩詞文有很多,下面我舉幾個:
1,白居易
說到白居易,不知到大家看過《妖貓傳》了沒?裡面的那位大詩人為了寫出《長恨歌》是用生命在完成的。電影歸電影,是藝術加工的。白居易流傳下來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是位高產的詩人,除了《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琵琶行》“猶抱琵琶半遮面”“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些都是令人驚歎的詩句,淺顯的語言,可是表達的細膩,用詞準確,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又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種同病相憐的感情,不禁寫出了自己的遭遇。
2,李清照
這是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詞人,她是婉約詞人,一首《攤破浣溪沙》,“病起”開頭,下闕“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這句對的工穩,應該是生病的時候讀閒書,這點我們都有體會,身體抱恙時,沒有精神頭看艱澀的書,會用閒書打發時間。
以上兩位都是善於用口語白描的高手,還需細細體味他們精煉的語言,獨具匠心的結構安排。
-
3 # 仁心換愛
野曠天低樹,江青月近人。
柴門聞犬吠,風雪月歸人。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莫笑農家臘酒諢,豐年留客足雞豕。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一寸光陰一寸金。
唧唧復唧唧。
春花秋月何時了。
問君能有幾多愁。
庭院深深深幾許。
人比黃花瘦。
紅酥手,黃滕酒。
枯藤老樹昏鴉。
斷腸人在天涯。
竹杖芒鞋輕勝馬。
老夫聊發少年狂。
我勸天公重抖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行不得也,哥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小小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
4 # 炒雞派作家
野夫怒見不平事,磨損胸中萬古刀。
這首是劉叉的《偶書》。不管身處何地,生活如何都不會丟失心中的正義之刀
-
5 # 望辰文化
1.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2.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3.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4.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6 # 相框裡的阿拉曼
去讀一讀歸有光吧。他的文章清新質樸,但是情感真摯,能做到"無意於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於言語之外。"他那篇著名的《項脊軒志》在全篇絮語之後,以突如其來的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讓多少人潸然淚下啊。
-
7 # 雲南驛道驕陽
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個人覺得李清照的詞相對比較清新流利,在用詞用句方面不是那麼辭藻華麗,卻又能深切地表達內心的那種掙扎,深貼人心,同時又充滿了畫面感。雁過、傷心、舊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梧桐、細雨、黃昏、點點滴滴,還有伊人憔悴。。。
回覆列表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波春水向東流。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身無彩蝶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