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型男的增高日記
-
2 # 張慶理平衡健康諮詢
這些騙局很難破!我們身邊也很多老人被騙,包括自己的親人在內。最好的辦法是老人家口袋拿不出錢來,行騙者發現在老人身上無利可圖,行騙者就會把老人踢出局。以及經過時間的證明,讓他們看到被騙者的損失!當然這種想法有點天真,老人家都會認為他們遇到的是最好的。
-
3 # 南方李小姐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是一天不如一天,這個是自然結果。老年人也希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受疾病困擾,不給兒女添麻煩。老年人一般獨處的時間比較多,比較容易產生孤獨感內心希望有人關心他們。
一開始會傳播他們的東西有多久的文化功效,大打親情牌。保健品銷售員會不辭勞苦走街竄巷,深入小區,大爺大媽、叔叔阿姨喊得叫一個親切。為什麼能夠成功推銷,喊著爹孃,捏肩捶背的情況比比皆是。不出幾天,你平時哪不舒服,有什麼愛好,家裡什麼情況都能摸的一清二楚。有儀器的還會主動讓你試用,按摩過後還挺舒服,一開心就買了。據我所知,買回來能堅持使用的基本沒有。這個東西用的次數多了,身體就適應了,就感覺效果沒有以前好了,慢慢的,就放在角落,遺忘了
抓住老年人省吃儉用的作風,一開始不買東西。免費聽專家講養生,去了之後還有禮品發放。時間安排的都挺早,因為老年人起得早,趁著年輕人還在睡覺,等年輕人起來該上班了,都拿著贈品回來了。贈品大多是生活常用的,比如鞋墊、掛麵、雞蛋之類的,而且只要來就送,老年人都主動早早的去了,大門口排隊的情況相信大家都遇到過。去的次數多了,回來的人無一例外都買推銷的東西了,潛意識裡他們都已經相信了,神醫、專家的話,說的都對,讓買的東西都是對自己好的。有的自己沒錢,帶著兒子、女兒去買,年輕人瞭解的多,當然不願意購買。老年人生氣,罵自己的兒女不孝順,銷售人員跟著煽風點火,年輕人往往不願揹負不孝之名,買就買吧,父母高興就好,不僅花了錢,還影響家庭和睦。
-
4 # 蹋生活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老年人的權益受到損害給予法律保障。老年人及其家人,在遇到不法商家時,應及時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等相關部門進行舉報和投訴,相關部門不得推諉和拖延。
希望老年朋友們不要輕信商家的花言巧語,別參與免費體檢和旅遊,別參與感恩抽獎、刮獎等免費活動,千萬不能輕信以營養家等專家講座,稍有不慎,錢財損失,重則身體健康受損。
中國廣告法明令禁止,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老年人及其家人應當有效識別不法商家的虛假宣傳和誇大宣傳,防止上當受騙。
其實眾多老年人被騙被傷害案件,源於他們的孤獨,除加大對犯罪分子的懲處力度外,更重要在於家人對老年人的關心和引導,讓犯罪分子無機可乘。子女也需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一份關愛和陪伴。
現在許多縣城和鄉鎮有許多子女外出打工或者在外工作,留下老人在家鄉獨自居住,這類老年人生活比較單調,且有一定的經濟支配能力。有許多各類保健品的銷售針對這類老年人,打著各類合法、健康、養生的幌子騙錢
真實案例: ,這幾年有品牌名為“*瑞*邦”的保健品銷售團隊遍及了我所見到的省會、二三級城市及各大鄉鎮,我老家也不例外。該公司有真實的營業執照、食品銷售許可證等看似合法的經營手續。但是,出售的商品標明類別是固態飲料。看似賣的是飲料,對外宣傳卻是該類商品對老年人有各類養生、健康的效果,價格高達400~600多/盒。一個療程三盒價格高達2000多。平時的營銷手段都是老年人聚會,免費坐店鋪內的養生椅、組織旅遊等手段。
本人身邊有親人每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才領15000左右,卻每年花費30000多購買改該公司各類產品。子女阻止其購買,老人又哭又鬧,說不讓她吃這個就是想讓她死!子女多次勸說無效。對方公司經營方面貌似又毫無破綻,向有關部門反映過卻被回覆說該公司合法經營,弄的子女也束手無策、苦惱不已。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身邊也有親朋好友也有類似情況,該怎麼破?
回覆列表
保健品,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保健品,它應該是有實質意義的。對身體沒有幫助,或根本不能對老年人身體起到調節功能。那就不叫保健品,也就是名不副實,換句話說就是假貨。既然是假貨那該不該有工商部門查辦。
就像你買到一包假煙,也可以報警或報工商局。這就是違法。
其次,保健品成分是可以經過相關部門進行化驗的。我覺得這個應該呼籲並規範列入法律法規。
其次是保健品有一種暗示功能,這種暗示功能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這與保健品本身藥力無關。
總的來說,健康飲食和食量運動就是最好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