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瑞華春風

    成人之後每逢年感覺煩、累。

    一是煩,過年了,要看親戚、看朋友、看領導,什麼時候去、帶什麼禮物,去打擾別人;請別人吃飯喝酒;還有被他人看望、被打擾,被他人請吃飯喝酒,唉煩!二是累,年前了,要採購,買菜、買肉,只怕買不全,年後愁著吃,只怕放壞了,唉累!

  • 2 # 主流人類

    記得最窮的春節是在1972年,那時候我還小,沒有上初中。一邊在幫家裡幹農活,一邊照顧著弟妹們。那時家裡真的窮,只有在莊稼收穫季節裡才能勉強吃上米飯,但也不是天天有,基本上一星期能有一頓。平時就慘了,只能以紅薯和原麥等度日,有時紅薯沒有了,就只能吃薯幹玉米稀飯。

    記得那是1972年春節,家裡才買了不到2斤豬肉過年。但在我們那裡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有些人家才買一斤左右。因為沒錢啊,又不能去借,別人家也都是沒錢的。

    買了豬肉回來就要做年夜飯了。先要用1.5斤左右豬肉做成肉圓,因為這是我們那裡家家必須做的,是最基本的一道春節菜。你可以什麼菜不做,但沒有肉圓是萬萬不行的,沒有肉圓的春節那就不算過春節了。

    肉圓必須要保持吃到一個月,這也叫年年有餘。同時它也是留著春節期間親戚串門拜訪用的,所以家裡必須省著點吃。

    但是做肉圓的豬肉太少了,如果按照城裡人標準,那都是不摻假的,全部用豬肉去做的,而這1.5斤豬肉也只能做兩碗肉圓。所以農村人家必須在肉圓裡摻上許多面粉,這樣做出來的的肉圓又香又金黃,口感雖然比不上純肉的肉元,但也是十分不錯的,關鍵是數量多啊。

    而剩下的半斤豬肉就是用來做菜了,就是炒肉片之類的,可是也真的太少了。上桌不用五分鐘就沒有了。每每想起這些,心裡不免非常酸楚難過。那是個什麼年代?為什麼那麼窮,是誰的原因?

    記得1973年春節過後,家裡來親戚了,那是我的姑姑,大概上午10點到了我們家,她提著一個大藍子,裡面有炒好的花生、有麻果糕點,還有一大塊豬肉,至少10斤吧。。那時我們全家人高興壞了,姑姑看見我們也十分開心,一番說笑後,全家人一起忙著做起了午飯。

    記得那是我吃的最開心最滿足的一頓飯,至今令我不能忘懷。

    吃過飯後,姑姑還高興的拿出了4個紅包,我們兄弟姐妹們每人一個。我趕快躲進了廚房,忙拆開一看,5元!真的5元!那可是一筆鉅款了。因為那時我們一學期學費也才1.5元。

    我盤算著用這筆錢去買我最喜歡看的小人書,再買那帶香味的橡皮擦,留下3元給家裡買日用品。那是我永生難忘最開心的一個春節,現在生活好了,因為那時的窮才知道富有的珍貴。

    後來家裡人告訴我,姑姑家當年殺了一頭豬,那是他們全家人一年的勞動所得。是姑姑他們對我們的愛才讓我們得到更多的幸福。

    而貧窮時的那個資助,才讓我真切的感到什麼才叫做幸福,什麼叫感恩,什麼叫做奉獻。它使我後來能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工作,使我順利的上了大學、順利的參加工作直到生意做的又紅又火。

    困難時的資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一份情、一份愛;是一份激勵,更是一份人生的感悟,更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而今,大人們在春節期間感覺到很累,難道不值得令人深思嗎?

  • 3 # 優質情感圖文館

    感受相反,小的時候家裡窮,日子過的很緊湊,大人每天都是因為柴米油鹽吵來吵去,他們互相傷害的同時,我也不能倖免,特別無助,沒有辦法,只能聽著,現在長大了,挺好的,有了反抗的能力,翅膀硬了,再也不用在那種環境中成長了,換了一種生活方法,過年笑臉也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碰過那種讓你遍體鱗傷的感情嗎?你是如何自愈的?